没必要太在意“二胎”还是“二孩”
2013-11-21   作者:张贵峰(湖北 职员)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字号

  新的生育政策方案出台后,双胞胎家庭能否再生育二胎?北京卫计委相关人士出面澄清,“单独两孩”不等同于“单独二胎”。如果“单独家庭”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话,就不再适用此次新政了。

  若严格从文字或逻辑上较真,“单独二孩”当然确实不等同于“单独二胎”。毕竟,“双胞胎”等“一胎多孩”生育情况确实客观存在。因此,如果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也的确并不严格符合“单独两孩”政策。

  但是,回到具体的生育现实,又不得不说,这种严格区分“二孩”与“二胎”差异、过于在意计较“二胎”还是“二孩”的做法,恐怕并没有太大的现实必要和实际价值。因为一个简单明显的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尽管“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确实存在,但又不过是一个发生概率极低的事件。如中华医学会的数据表明,“正常情况下,双胞胎的自然发生率大概在1/88左右”。这意味着,现实中,“二孩”与“二胎”事实上是高度重叠的,二者不重叠的差别仅有1%左右。

  国家卫计委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单独两孩”政策落实后,“在全国范围内将影响1500万至2000万人”。据此计算,“第一胎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单独家庭,最多涉及也不过就是20万人左右。因此,即便允许这些夫妇都生二胎,也不可能新增多少人口。更何况即使政策允许,在现实中这些已有“二孩”的夫妇也并不可能都会有生二胎的生育意愿。如日前《人民日报》的调查显示,“如果没有生育政策限制,想生三个孩子的仅占6%”。这也就是说,那些“第一胎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单独家庭,不仅总体数量原本就非常少,其中具有“想生三个孩子”意愿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

  地方计生部门这样的敏感较真,在逻辑上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对,但联系最近不少地方计生部门一再强调的“抢生二胎算超生”、“仍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又难免会让人产生一些疑惑和不安。比如,这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虽然“单独二孩”政策已正式公布,但我们的一些地方计生部门所习惯的依然是一种“管制”色彩浓厚、以“严控人口”为主要特征的计生思维?而在“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这种过于单一的计生思维,是否也已显得不太合乎时宜,同样也有“逐步调整”、“加快转变”的必要?

  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地方计生部门与其忙于澄清“二胎”还是“二孩”,还不如集中精力尽快做好下面这样一些事情:一方面,抓紧修订相关具体计生法规,为“单独两孩”政策尽快落地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进一步为“单独二孩”政策的顺利启动实施,采取更多能彰显“公共服务”理念的配套措施,比如大幅改进简化现行显得过于繁琐的计生办证程序,彻底化解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计生“办证难”,确保计生行政能真正从“管制”走向名副其实的“计生服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单独二胎 你纠结吗? 2013-11-20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单独二胎 你纠结吗? 2013-11-20
· 单独二胎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北京准备就绪 2013-11-18
· 单独二胎不会导致人口大增 2013-11-17
· 卫计委解读单独二胎放开: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 2013-11-1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