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公平可持续需整体改革
2013-11-15   作者:徐立凡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字号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用一句话勾勒出了未来社保体系的概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16个字,字字千钧。

  社会保障制度,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社会保障成为社会始终高度关注的话题。随着公共财政逐渐向民生转移,对弱势困难群体的保障,已经持续得到了强化。但相对而言,在养老、医保、户籍等涉及更广大群体切身利益和权利的领域,公平性还亟待提高。

  公报中的“更加公平”和“可持续”,从两个方面指明了未来的改革方向。“更加公平”,直指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尽管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搭建了起来,但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的平权同利,仍与民意期待相差较远。传统管理模式形成的差别堡垒,尚待攻坚。这特别表现在养老体系中,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养老待遇相差过大;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城乡差别过大;在户籍管理体系中,区域差别过大。以身份定社保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让更多民众享受改革成果的政策导向。

  “可持续”,则提出了不断提高社保水平的要求。提高社保水平,当然离不开财政资金作出长期安排,以对社保尽到应有的兜底义务。但也要看到,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又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时期,从长远来看,单靠财政支撑社会体系并实现升级,并不现实。因此,必须找到可持续提高社会覆盖面和社保水平的资金池。

  “更加公平”和“可持续”,既直面了社保体系面临的挑战,也透露出了未来的建设方向。其一,是通过尽可能实施的并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国民养老待遇和医保待遇的相对平等。其二,是通过户籍等社会管理体系的优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捆绑于户籍中的福利。这也就意味着,处在分割状态的养老、医疗、户籍管理体系,将不同程度地实现身份和区域上的贯通。

  与此同时,除了加强财政对社保的资金安排外,还将通过更高水平的统筹、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增加社保供应能力的可持续性。这既预示着社会缴费政策的变化,也预示了社保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事实上,在养老金等社保资金可能出现缺口的同时,公共维修资金等庞大资金仍沉睡于账上。因此,市场化改革的空间更大。

  从更大视野看,社会保障实现公平可持续,只有在行政体制、财税制度、资本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多领域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由此可以预见整体改革的到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的改革要求,对于社保体系的未来建设,最适合不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