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提速
2013-10-29   作者:罗克关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在央行宣布放开贷款利率下限3个月零5天后,信贷市场的定价替代指标——贷款基础利率(LPR)宣告问世。这意味着,央行主导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进一步提速。

  按照央行的定义,目前对外公布的LPR,其数据采集基础是各报价行针对最优质客户的1年期贷款定价。换句话说,这是市场自发形成的1年期基础利率。很显然,如果未来LPR继续公布2年期、3年期等其他期限的基础利率指标,信贷市场目前依赖的央行存贷基准利率定价体系就将随之功成身退。

  以10月25日发布的第一个1年期LPR来看,5.71%的价格约为目前央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的9.5折。如果各报价行提供的数据真实可信,那说明目前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并未带来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未来这一指标的涨跌,也将能够充分说明信贷市场供需关系的松紧,其对政策制定或宏观形势研判所具有的参考意义不言而喻。

  首批入围的9家银行——5家国有行和4家股份行的样本结构颇具代表性。央行首批选入LPR报价体系的银行并未涵盖一些资产规模大,但经营风格相对鲜明的银行。笔者认为,央行主要考虑的是这些银行在客户选择和贷款定价方面相对激进,与LPR旨在发现风险最低程度市场利率指标之间的目标并不吻合。但这不影响LPR指标的代表性,其他银行可参照此另行上浮或者下浮价格中枢,而LPR报价团成员未来肯定不会一成不变。

  但对商业银行来说,LPR指标启动的另一层意义是信贷业务存贷两头的参照系或许已有雏形。事实上,随着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兴起,理财产品收益率在这两年已经成为市场看重的资金成本参照系。如果将LPR视为市场化的资金收益参照系,一个完整的市场化存贷差空间其实已初步形成。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在5%左右。参照5.71%的LPR价格,只依赖储蓄存款的商业银行存贷差水平已经不足1%,不及大多数银行2%净利差水平的一半。这显然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盈利能力带来的最直接挑战。笔者相信,随着LPR指标运行进一步成熟,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策略和观念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之一是银行会更加依赖低成本的批发融资,以弥补零售负债高成本的短板。这亦将理顺整个货币传导体系,因为只有商业银行对批发资金的依赖程度提高了,央行对银行间市场基础利率的调整才会更有效地传导给信贷市场,并作用于实体经济。

  变化之二是银行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非息收入的来源。理由很简单,这才是不受资金成本波动的稳定营收来源。基于此,未来扩大规模恐怕就不是一些银行愿意选择的发展路径。同理,只会用扩大规模来盈利的银行家以后的就业将成为问题,因为市场的根本游戏规则已经不是老一套。

  变化之三是银行的管理架构变革会进一步加快。过往几年让人眼花缭乱的事业部制,其应用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旨在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盈利效率的变化在业内浮现。无他,钱难赚了,总得要有更积极的态度才行吧。

  这是一个简单的LPR,可能对业界带来诸多改变,而这还仅仅是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的动作。显而易见的,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存款市场的定价替代指标显然也将加速构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利率市场化将提升银行业集中度 2013-10-29
· 积极参与利率市场化改革 首单LPR业务落户建行 2013-10-26
· 利率市场化不可操之过急 2013-10-16
· 利率市场化配套设计应同步 2013-10-11
· 行业自律是利率市场化支柱 2013-10-1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