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空气污染不只是钱的问题
2013-10-15   作者:张海英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我国治理大气污染再迈一步。据财政部网站10月14日消息,中央财政将安排50亿元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这显示出中央防治空气污染的决心。
  这50亿元究竟用在何处,财政部似乎没有明确,但却明确了这项资金如何分配,即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按污染地区预期污染物减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浓度下降比例这三项因素分配。
  在笔者看来,尽管防治空气污染需要资金投入,也需要 “以奖代补”式的激励,但核心问题不是钱的问题。即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了中央财政、省市财政投入外,还应该引入民间资本,这样,既可以为纳税人减轻负担,还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共同防治空气污染。在笔者看来,政府投资不是核心,如何打好治理的“组合拳”才是关键。
  事实上,今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是一种“组合拳”,从10个方面35个角度进行综合治理。只有把每一“拳”打到实处,把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落实到每一年、每一月,才有希望。
  与其大笔投入财政资金,不如多发挥投资、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工具。因为政策杠杆撬动的力量远远比财政资金发挥的力量大,而且利用市场手段防治空气污染应该也不比行政手段差,尤其是考核、追责在防治空气污染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尽管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出“实行严格责任追究”,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进行约谈,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但这样的考核问责机制是“纸老虎”还是“真老虎”,有待观察。
  笔者以为,仅仅是把防治空气污染的目标任务纳入年度考核是不够的,还应该改革地方官员考核体制机制,这是因为,GDP目前在官员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而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为了GDP为了政绩牺牲了环境。所以,防治空气污染还应该改变目前以GDP为重点的考核体制机制。
  如果防治空气污染过度依赖于财政投入、财政激励,某些地方政府就有可能产生一种依赖感。而事实上,财政投入只是防治空气污染的一个方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治理空气污染须强化政府的公共责任 2013-09-26
· 臭氧成多地空气污染最大元凶 2013-09-16
· 北京将建千余公里“绿道”应对空气污染 2013-08-05
· 研究表明:空气污染致中国劳动力市场损失100万亿 2013-07-10
· 美国:空气污染增加宝宝患孤独症风险 2013-06-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