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费挑战传统业态
2013-09-25   作者:李洪侠(商务部综合司)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日前,国务院发布促进信息消费的意见,是针对当前形势提出的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大举措。那么,信息消费的内涵是什么,依据何在,对扩大消费者的作用如何,发展信息消费可能遇到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都需要逐一进行讨论。

  信息消费是消费模式的革新

  信息消费既是消费内容升级也是消费模式革新。信息消费是指以信息产品、信息服务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业态为内容和模式的消费活动,既包括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也包括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工农商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按照发达国家经验,消费一般沿着“衣食—住行—康乐”路线呈现由商品到服务升级的规律。信息消费既包括代表消费升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如软件、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也包括信息技术“武装”的工农业产品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载体,如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智能终端产品和信息基础产业等;同时还是消费模式的创新,如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有形市场的模式和理念。将上述内容放在消费升级规律中看,信息消费在引导消费升级的同时,还通过模式创新降低衣食、住行等初中级阶段的消费成本,从两个角度发挥扩大消费作用。2012年,在全国零售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网络零售额超过1.3万亿元,增长67.5%,增速约为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倍,预计今年有望增长40%左右,这“或许意味着电商改变零售业格局的开始”。 
  信息消费是供给创造需求,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然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要素价格偏低的传统比较优势弱化,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滑,原有经济发展方式面临挑战,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以量化宽松为代表的需求管理政策乏善可陈。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为同时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目标,我国提出促进信息消费。这似乎无法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解释,因为该理论认为,消费仅与收入、消费意愿和消费环境相关。相反,供给学派和马克思主义都突出了供给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供给学派认为,应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激发市场活力,用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创造需求;马克思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着眼,分析经济运行全过程,也必然得出“生产什么才能消费什么”的结论。如果说需求管理理论是一个经济发展阶段内的,促进和解释经济平稳发展的量变式的理论,那么供给管理则是指导和解释从一个发展阶段向另一个更高发展阶段过渡的,质变式的理论。经济发展史反复证明,在一个经济长周期向另一个周期过渡阶段,必然伴随着科技革命和供给层面的突破。信息技术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发达国家竞相投入的重要领域,选择信息消费作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际看都是当前形势下的科学选择。

  信息消费效果明显

  信息消费比汽车住房的扩消费效果更明显。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国商品住房和国内汽车销售额之和为8万亿元左右,虽然信息消费规模只有汽车销售额的60%左右,但如果考虑到信息与汽车住房的增速差异,估计2-3年后信息消费就有望超过汽车。如果将范围扩大到电子商务,扩大消费的效果差异就更加明显了,毕竟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及装饰装潢材料等都完全可以纳入电子商务。有人测算,未来两年信息消费每年将为GDP增长贡献约1个百分点。更主要的是,虽然汽车、住房政策在当时背景下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扩大和结构升级,但这些政策正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价格高涨、产能过剩等问题。与之相比,信息消费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资源能源消耗低,不会出现明显的边际成本递增,甚至还可能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这将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压力。二是信息产业不具资产属性,不会出现价格过快上涨。近十年,我国房价持续快速上涨,挤占了很多其他消费,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信息业作为高生产率行业,基本不具有资产属性,不必有涨价过多和影响消费的担忧。三是信息行业供求无缝对接不容易产能过剩。住房汽车从生产到消费整个产业链条环节多、时间长,由于信息传导滞后可能导致上游产业产能过剩,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与此有一定关系。而信息业产销用之间环节和时间大大压缩,再加上消费进入门槛较低,轻易不会出现产能过剩。可见,信息消费是比较适合当下作为扩大消费抓手的。
  信息消费效果虽然明显,却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消费。吃穿住用行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基本需求。尽管有部分信息终端产品如智能家电等能替代原有产品,但信息化的作用总体上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其他消费的效率,却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消费。就像金融要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为核心一样,信息化自身固然重要,但是关键还要促进信息化和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这就要同时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两个环节的投入,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既带动消费阶段升级,又使传统消费质量得以提升。

  信息消费面临的挑战

  同时,发展信息消费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信息消费可能对传统产业、传统业态产生冲击。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大大提升产品和企业竞争能力,部分技术落后产品和企业可能面临淘汰风险,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关闭或者迁出;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对传统商业形成明显竞争,近两年一些主要城市传统商场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经营困难,原因之一就是电商挤占了市场份额。所以,在发展信息消费的同时,既要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又要做好一批企业在竞争中淘汰的准备。二是要做好信息安全,维护消费环境。消费环境决定消费信心,消费安全影响消费意愿。离开规范的市场秩序和信息安全保障保护,信息消费市场难以持续健康发展,电信诈骗增多就是不法分子破坏信息安全的例证。应切实加大投入,用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好个人、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信息安全,维护信息消费良好的市场秩序。三是信息消费扩大同样离不开收入的增长和分配差距的调节。应用供给管理理论不是完全摒弃需求理论和政策。对低收入者而言,即使信息产品初始阶段价格微小的提高也是负担,而完全放弃信息消费又将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为防止出现马太效应,既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收入,更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更多低收入者的信息消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厦门:2015年信息消费产业规模将超5千亿元 2013-09-24
· 山西省制定信息消费支持政策 上市公司迎机遇 2013-09-04
· 促进信息消费需避免过度“引导” 2013-08-16
· 信息消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013-08-16
· “信息消费”不能止步于投资 2013-08-1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