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摸底”的四大盲区
2013-08-07   作者:张平(投资中国杂志的财经评论员)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面对经济的持续下滑,中央政府意识到有必要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进行“摸底”。但即使这样的债务大摸底,也存在几大盲区。
  首先,债务摸底无法控制债务规模的急骤上升。可以预期,本次全国地方债务大摸底,能将地方政府当前的债务状况大致算清楚,但却无法扭转地方政府举债的投资冲动。今年上半年我国的GDP增速为7.6%,已经步入中速增长时代。但仍有很多地方政府通过透支未来十几年财政收入,大肆举债投资的方式,将当地GDP推向两位数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像滚雪球一样持续增大
  再者,地方政府“优质资产”变现并不那样容易。有学者认为中国地方政府掌握的资产不少,除了财政收入外,还掌握国企等优质资产。何况我国还有3万多亿外汇储备可以变现,用以偿还所欠债务。更有专家认为,我国地方债务的形成与西方国家存在区别,我国由基建等投入形成的实务资产,可以随时变现用以还债。而西方国家的负债则是为了清偿过去积累的债务。
  但笔者认为,像公路、铁路、机场等基建设施要想变现相当困难,而国有优质资产变现亦不容易,主要就靠土地财政收入来偿还债务。但据财政部测算,2012年实际使用土地出让收益接近6000亿元。即使按美银美林的经济学家推测,中国地方债务约15至16万亿,每年光支付利息都要1万多亿。地方政府即使把卖地财政的净收入全部用于偿还债务,恐怕连利息都不够支付。至于抛售外汇储备用以还债,那更是荒谬,因为中国大量外汇储备主要购买了欧美国家债券,如果中国要将大量外储变现,欧美债券市场上恐怕无人能接下如此大的抛盘。
  其三,虽然中央政府下决定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大摸底”,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很难摸清。如今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不容小靓,一方面,政府拿财政收入替下属各部门之间债务隐性担保。另一方面,政府替辖区内的企业隐性担保,去年新余市政府为江西赛维LDK公司偿还债务,就是一个例子。最近无锡市政府为了挽救濒于破产的无锡尚德,向银行担保借款2至3亿元。这都是政府的隐性担保风险。一旦这些企业或下属部门出了问题,都要由地方政府财政买单。而这些隐性债务都是本次债务“摸底”所摸不出来的。
  最后,金融风险叠加效应不容忽视。有人认为,我国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管理权限和财务上是不独立的,所以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破产”,即使地方政府出现问题,中央政府也会对其进行援救。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在去杠杆化,决策层试图挤去房地产、影子银行等的泡沫,以及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去产能化”。如果银行信贷抽紧,影子银行又出现问题,地方政府很难再靠“借旧还新”来拖延到期债务,地方债务危机或将集中爆发,届时中央政府出手拯救一二家地方政府问题不大,但要救众多债务烧身的地方政府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穆迪称地方债务审计对中国信用评级影响正面 2013-08-01
· “雷霆行动”防地方债务风险 2013-07-29
· 审计署:地方债务偿还过度依赖土地收入 2013-07-28
· 地方债务“消肿”须早规划 2013-07-24
· 通过转型 化解地方债务 2013-07-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