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修心术避免数据“打架”
2013-08-05   作者:《国际金融报》社论  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字号
  不出所料,今年的经济半年报,“地方”又比“中央”多了3万亿元。几乎同时,新出炉的7月PMI也在“打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是50.3%,汇丰公布的是47.7%。其他数据,如土地销售,房屋价格乃至民航晚点统计,“不一致”成为惯性,除了相互“打架”,鲜有例外。
  这“不例外”再而三地“不匹配”,有着技术、方法差异的尴尬对应点。先从经济半年报的GDP反观,作为经济总量“分级核算”基层的地方,很多经济项目的“毛统计”交叉重叠,而国家统计局根据掌握各地基础数据,独立核算全国GDP数据,经过复杂的审核剔除修订,并不是对地方报表进行加权汇总。因此,不同技术手段和运算方法和不同的采集样本得出的数据自然存在差异。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是对地方虚高部分的纠偏,是挤掉水分和重复统计的“干货”。但是,毋庸讳言,国家统计局也只是采取抽样办法,统计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其GDP统计也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需辅助其他综合指标进行弥补。
  数据“悬差”技术、方法的层面易于改进,可以通过工具选择和技术人员业务提升来提高效率和质量;但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业绩诉求是这种数据出入“最直接”的推力,这才是数据“打架”背后的真正动因。为了保证经济增速,对方方面面好有个交待,在大力推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种种努力要“记公分”的时候,不惜“注水”;甚至地方性质直接干预,如此,拉虚并推高统计报表在所难免。
  技术导致误差可以理解,也容易改进;但是地方政府的“心术”却是一个“顽疾”,它左右科学统计,为人诟病。这当然与“上头”的业绩评价体系相联系,有着深厚的历史土壤和实践“惯性”。
  技术和心术让经济统计数据“打架”,“打架”总会互伤,当这种“打架”停不下来,相关机构的公信力不仅仅只“擦破点皮”,久而久之会重伤不治。所谓“统计局的表”就是民间对“不靠谱”数据的揶揄。老百姓对数据也有着自己的敏感,依照经验和前后对比,量上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的。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数据统计毕竟属于学术,偏差总会削弱价值;数据“打架”不仅伤害公信力,也会使国家的宏观决策丧失应有的“精度”,其危害无法估量。GDP数据是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如果地方数据存在水分会对经济政策决策带来一定干扰。如某地经济增速实际较慢,应当采取偏松的货币政策,但统计数据显示的GDP增速较快将导致政府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给地方经济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事实上,国家已经注意并重视到这一点。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曾多次联合部署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还曝光了一些地方政府干预企业统计数据的案例。与此同时,中央也调整修正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在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GDP只应是其中一项指标,不唯经济数据,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看其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为。另外,积极利用新技术手段,让上规模的企业,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国家数据中心或国家认定的省级数据中心报送统计数据。独立性、专业性和透明度,建立更具公信力的统计体系和多层次统计市场。
  避免各种数据“花报”,国家治理是主导,应该制定谎报虚报惩治的法律,追究不实数据制造者参与者。当然,地方政府应改进的不仅仅要在技术方面加强改进,完善统计方法。更应在“心术”治理方面加大功夫。换句话说,地方政府只有修检“心术”,以健康心态,科学思路对待经济报表,用严肃负责态度认真填写自己的“成绩”。惟其如此,才能让各类数据不再悬殊,恢复应有的权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GDP没有原罪 2013-08-05
· 日政府预计提高消费税会暂时压制消费 将拉低GDP增速 2013-08-05
· 地方GDP数据和中央"打架" 总量超全国3万亿 2013-08-04
· 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1.7% 2013-08-01
· 权威智库预测:日本二季度GDP折成年率将增长3.2% 2013-08-0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