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购买公共服务在规范中前行
2013-08-02   作者:张枫逸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字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会议明确,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京华时报》8月1日)
  近些年来,国内不少地方都在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将一些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交由社会力量承担,政府以“购买”方式提供必要的补助。实践证明,通过购买方式将政府不能做、不便做和做不好的公共服务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担,有助于政府转变职能,释放改革红利,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也让社会组织和服务业有了发展的广阔空间。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释放出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强烈信号。
  当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新鲜事物,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从各地情况来看,也遇到了这样那样“成长的烦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推动购买公共服务在规范中前行,有不少工作要做。
  其一,制定指导目录,明确购买范围。尽管《政府采购法》将服务和货物、工程一并纳入政府采购范畴,但相比后两者的详实,服务只是被笼统定义为“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缺乏具体明确,就会带来实际操作上的随意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借助外包推卸公共服务职责的可能性。我国香港地区将公共服务分为三类,其中核心服务必须由政府承担,辅助服务和商业服务则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由社会组织提供。通过制定指导目录,对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加以规范,才能厘清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的角色界限,让政府尽责和社会出力相得益彰。
  其二,阳光透明运作,加强社会监督。和其他政府采购一样,公共服务购买也容易滋生暗箱操作的猫儿腻。一些地方和部门“崽卖爷田不心疼”,没有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甚至将其视作权力寻租、利益扩张的工具,故意选择下属社会组织或其他有利益关联者。对此,必须坚持阳光透明的原则,通过设定招标资质门槛,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强化惩处问责机制,杜绝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腐败行为。
  其三,完善科学评审,保障服务质量。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对项目管理水平提出新的考验。有关部门需要在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公共服务评估的具体指标和标准,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评审机制,通不过评审的不能参与采购竞标,从而确保群众享受到丰富、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经济增长添新动力 2013-08-02
· 国务院研究推进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2013-07-31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将开放市场和调结构有机结合 2013-07-31
· 国务院研究推进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2013-07-31
· 异地养老之忧折射公共服务之短 2013-07-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