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住房信息联网须痛下决心
2013-07-04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社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字号
  7月来临,住建部关于实现全国50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的承诺顿时显得尴尬。有媒体报道,联网的城市数量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有些城市共享的信息仅覆盖城市主要城区,没有包括周边区县。住房信息俨然成为一块“硬骨头”。
  即便是这少数地方信息联网,也是在住建部与地方政府签订“数据采集和使用安全协议”进行妥协的条件下,承诺联网采集的数据仅用于宏观分析,个人住房信息的查询权仍保留在地方政府。无独有偶,住建部布置了100个城市住房公积金信息联网,到了时间节点也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外界之所以对住房信息格外关注,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房地产调控多次落空,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国家并没有掌握城市住房信息。像住房空置率这样的重要信息也只是抽样调查,外界只能用看水电表和数灯光来判断。一旦住房信息联网,那么就可获得全面的住房信息,可为精准调控打下基础。
  其二是近年房价水涨船高,大量灰色乃至黑色收入都转移到房地产领域,其中不少贪腐官员及其家属成为超级房东,他们被称为“房叔”、“房婶”、“房媳”、“房妹”、“房爷”、“房姐”,其中不少人因为网络曝光住房情况而露出腐败的马脚。最终,这些超级房东多数被证实存在问题,因此,住房信息被外界认为是反腐利器。
  不过,目前的窘境就在于住建部的设想遭遇了巨大的阻力。总结媒体报道,可分为三种:第一,技术原因,住房信息不断更新变化,这是动态的信息,需要全面及时更新有难度;第二,历史原因,我国住房产权种类多样,商品房、福利房、保障房、小产权房等,统计梳理较难;第三,能力原因,地方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能力不强,所以进展较慢。还有就是一种观点认为联网会触及地方官员的利益,让他们拥有的大量房产信息曝光,当然,这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我们承认住房信息的联网有一定的难度,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信息化工作启动较早,本身就有完整的数据库,联网比较容易。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绝大部分城市都难以在一多年的时间里取得进展,哪怕是完成一部分联网也是可以平息外界质疑的。遗憾的是,大量城市在“爽约”住建部时对外了无解释。
  在我们看来,只有尽快完成住房信息联网,形成精准的房产信息,才能有助于中央的房地产政策制定,否则拖延下去,就是误国误民。对此,需要痛下决心,拿出更强硬的手段,才能真正达成目标。这些手段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建议:
  首先,住建部可以组建一个多部门的协调机构,或者请求更高层面的统筹解决,比如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都可以参与,对不积极参与住房信息联网地方的主要官员可以进行追责问责。遇到涉及其他部门的具体困难,可以协助处理。
  其次,如果地方政府主要官员没有住房腐败问题,那就要分析具体原因:技术不够的,住建部可以给予技术指导,已经联网的地方可以提供经验;机器设备不全的,中央可以转移支付部分设备支出;人员能力不强的,可以给予培训和加派人手;历史数据庞杂的,那就约定时间,清理出多久的信息,就联网多少,日后逐渐补充。也就是说,每个地方都要立军令状,设立时间节点,中央部委应该有自己的权威,不能被地方裹挟。
  再次,住建部应该有奖惩措施,积极参与联网、按时完成任务的有奖,没有正当理由拖延任务、推诿责任的有罚。对于住建部而言,有足够多涉及地方的项目审批权限或者行政许可,可以参照“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设置“一票否决”的机制,只要没按规定完成住房信息联网,该地的所有涉及城乡住房建设的项目都不予批复,一旦动用这种倒逼手段,才可能真正触动地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住房信息联网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2013-07-03
· 住房信息联网应直面公权 2013-07-03
· 住房信息联网“难产”板子该打谁? 2013-07-03
· 住房信息联网不能再“爽约” 2013-07-03
· 大限将至 住房信息联网进展缓慢 2013-06-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