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QE魔咒的中国方略
2013-06-25   作者:傅云威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云威视角

  近期,受美联储逐步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表态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异常,新兴经济体普遍承压,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何去何从举世瞩目。
  面对资金流出压力和银行资金链趋紧现象,中国货币当局没有随波逐流,急于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超乎市场预期,按兵不动,除有利于遏制市场套利行为外,更重要的是服务本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大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资源配置合理程度,关乎市场风险防控、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公平均衡等重大问题。肇始于华尔街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若过度放松银根,任由金融部门泡沫化,一旦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将导致严重后果。
  分析人士指出,QE退出预期影响市场流动性之际,在某种程度上触碰到了中国经济、金融所面临的深层问题,为中国加快深化多领域改革提供了契机。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忧,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有所积累。有观点认为,中国广义货币位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经济不缺流动性,此时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却大幅上升,正说明金融部门存在结构性问题。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分析认为,中国当局有能力解决流动性压力,却按兵不动,主要因为决策者有意通过限制信贷过度扩张,遏制影子银行增长。英国《金融时报》则进一步指出,这一次,中国决策者着眼于金融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这决定了他们将容忍暂时的经济阵痛。
  当前,中国政府正抓紧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着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必然涉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要引导信贷退出过度泡沫化和产能过剩的领域,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倾向于那些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行业和领域。
  应当看到,在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于明朗,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局面下,QE退出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既不同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也不同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这要求中国要有全新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数十年来中国经济赖以增长的外部环境。近期外部流动性波动既是一系列剧变的组成部分,又将激发更深层次的变化。
  面对更加复杂的全球货币环境,中国唯有积极应对,创新旧有经济增长模式和金融管理模式,方能从当前复杂的国际金融博弈中全身而退,在更高的发展层次上取得稳步增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美国修正QE不能操之过急 2013-06-24
· QE退出进程明晰美元反弹立竿见影 2013-06-24
· 华尔街预计QE退出9月份启动 2013-06-22
· QE退出将导致资金回流美国 新兴市场面临两难 2013-06-21
· QE退出预期引发资金回撤潮 2013-06-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