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造假的症结在哪里
2013-06-17   作者:朱四倍(河北 教师)  来源:长江商报
分享到:
【字号
  国家统计局在其官方网站曝光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在工业企业统计上弄虚作假。目前,有关地方和部门正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统计局的要求,落实对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处理工作。(6月15日新华网)
  真应了那句“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的说法:中山市横栏镇在工业企业统计上弄虚作假——核查71家工业企业发现,经科局编报2012年年报工业总产值85.1亿元,初步核实为22.2亿元,虚报62.9亿元。对此,“国家统计局对有关地方政府和统计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要求举一反三,全面整改,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此举能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吗?能避免“数据造假”特别是“数字腐败”现象的出现吗?
  在统计质量的要求中,真实性居于核心地位。统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经济管理活动的科学性。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但在现实中,屡屡出现的数据造假却直接抽空了“真实性”,从本质上说就是在肢解统计的生命。这理应得到重视和制度化纠偏。客观地说,我国对数据造假的治理不可谓不重视,但收效如何?在众多治理数据造假的措施下,各地上报数据造假依然频繁发生,有调查发现,全国仍有不少市、县、区通过成立“统计改革小组”或印发文件的方式,对企业直报数据采取行政干预。
  中山市横栏镇统计弄虚作假启示我们要消除数据造假的产生土壤。一些地方官员没有正确的政绩观,不仅授意修改数据,而且出现了“先定数据,后有统计”等怪象。具体操作中,通过暗示统计部门某些数据不合适,授意进行修改;或是事先定好统计数据,再由统计部门去拼凑,按需要报数据;甚至直接要求统计部门提供不切实际的统计数据。这其中的任何一种,都是违法行为、腐败行为。而统计数据造假频频出现,其重要原因就是统计法治的欠缺,在一定意义上,统计法治化才是治理“中山市横栏镇统计弄虚作假”之类现象的法宝,而非单一的约谈和所谓的整改。
  我国统计法制建设起步并不晚,但由于《统计法》与其他相关法规的衔接不紧密、威慑力不强等原因,还难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统计违法现象,加之执法力量薄弱,大量统计违法行为逍遥法外。尤其是对一些统计违法行为,往往无能为力,《统计法》也因此被人取笑为“豆腐法”、“软法”。 数据腐败一旦蔓延,就会严重践踏统计本意,损害政府形象,有理由认为,中山市横栏镇统计弄虚作假是一种比单纯经济腐败危害更严重的腐败。
  一项调查显示,有约60%的人认为领导干预是统计数据失真的首要因素。道理很简单,假的统计数字能证明官员的政绩,数字的好坏直接影响官员的前途。也就是说,统计造假其实根子不在统计部门身上,而在于“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功利逻辑和定位混乱。与中山市横栏镇类似的统计弄虚作假的主要原因是数据造假背后有着巨大利益机制,这些现象的出现更意味着“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恶性循环还未得到真正遏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4月份统计数据显示房价环比涨幅7个月来首降 2013-05-19
· 城镇化率两个统计数据不冲突 2013-04-15
· 盛来运:城镇化率53%与35%的统计数据都正确 2013-04-15
·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就公布以人民币计价的海关统计数据答记者问 2013-02-08
· 好的统计数据是经济科学的基石 2013-01-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