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外储,何以解忧?
2013-06-05   作者:高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巨额外汇储备压缩了货币政策实施空间。何以解忧?唯有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推进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力争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稳定的货币锚;敦促债务国尊重和保护我经济利益。

  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4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1/3。这确实保障了我国际清偿力,维护了外汇市场稳定,但无论怎样衡量,都超出了实际需求量。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发达国家国债,截至今年2月,我购买的美国国债已达1.22万亿美元,约占我外汇储备的35%,包括其他项目,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约占我外汇储备的70%。由于风险过于集中,很容易遭人“算计”。
  几千年的人类债务史表明,在国际债权债务关系中,受损的总是债权国。在国际交往中,像中国这样负责任、守信用、甚至不求回报的大国毕竟是少数,不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债务国要想“赖账”,可以做到既主动又隐蔽,还不受道德约束。须知道,维护国家利益,那可是冠冕堂皇、天经地义的事。近期一些重债国债务违约、重组和减记的案例此起彼伏,让人胆战心惊。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实施的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实就是印钞票,通过释放巨量流动性,既造成货币贬值促进出口,又能稀释债务,真是“一箭三雕”。更普遍的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货币由金属货币演变为信用货币,其币值随着岁月流逝,正在悄无声息地缩水,防不胜防。
  总之,我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压缩了货币政策实施空间,不仅机会成本大,还承受着贬值、汇率波动、购买力缩水和铸币税流失等风险,令人担忧。老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何以解忧?唯有改革。笔者认为,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一,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出口导向战略转变为扩大内需战略,这是根本。扩大内需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重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尽快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安全网。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个税起征点,大幅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二,推进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逐步实现汇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外汇宏观总量分析和区域分析。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支持藏汇于民、藏汇于企。研究金融交易税、无息存款准备金等管制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备不时之需。重视日常金融账户管理,提高跨境资本流动分析监测能力,守住风险底线。
  三,推进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在保证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基础上,逐步用多余的外汇储备进口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稀缺资源、重大技术和设备,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并购需要的资产,进一步完善我产业链。提高新兴市场国家较高收益的外汇资产权重,积累购买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经验。研究成立“黄金收储基金”的可行性,当国际黄金价格宽幅震荡时,在“吐纳”中增持黄金储备。
  四,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利用G20等平台参与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和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推动IMF份额公式改革和治理结构改革。推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储备库建设,密切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探讨各主权国家共同参照的货币发行原则,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维持币值稳定,要求主要储备货币之间形成相对固定的汇率机制。
  五,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力争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稳定的货币锚。继续向海外提供人民币,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为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境外居民与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支持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伦敦、巴黎等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开放上海在岸人民币金融中心,推出国际板,发行更多的熊猫债券,向境外部分机构投资者开放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等,保持离岸在岸债券市场的平衡发展。丰富人民币金融产品,发展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等,帮助人民币持有者更好地管理汇率风险。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商签更多本币直兑协议,支持有关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国际储备,投资我债券市场。
  六,敦促债务国尊重和保护我经济利益。利用各种场合,反复表达对我外汇储备安全问题的关切,在G20框架内讨论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主权债务问题。推动债务国在放松对华科技出口管制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化解巨额外储需标本兼治 2011-10-18
· 巨额外储是负担更应是发展动力 2011-09-22
· 巨额外储缘何不多买点黄金欧元 2011-08-02
· 分担巨额外储管理压力 中投有望获新一轮注资 2011-04-27
· 巨额外储严重削弱货币政策自主性 2011-04-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