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量超大只是表象
2013-06-03   作者:王福重(北京经济学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中国货币严重超发” 、“中国央行是世界最大的印钞机”,一段时间来,不少专家的类似观点左右了舆论,看似已“深入人心”。但是,我认为这些说法是非常牵强,不能成立的。中国货币多,是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使然。货币多只是表象,政府追求GDP,才是问题的本质。只有政府从追逐GDP中退身,继续推进投资、金融、外汇等领域的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确实,截至3月底,我国M2(广义货币)首次超过100万亿,达103.61万亿元,按汇率计,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但是,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货币化程度、货币流通速度、居民流动性偏好都不同,中国GDP没有美国多,所需要的货币却有可能超过美国。美国货币供给量,不是衡量中国货币量是否超发的标准。何况,各国M2统计口径,并不统一,中美M2的差距相当大,根本不能作横向比较。
  但是,有人反驳道,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多次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一直滥发货币,攫取大量铸币税,将风险转嫁到了全世界。而中国货币量比美国多,更是滥发、超发。可是,说美国货币滥发,同样是价值或者感情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美元是世界最主要货币,是世界大宗商品,如原油、黄金等的计价单位。从历史看,其价值是稳定的,美国QE没有在国内造成通胀,对主要汇率则保持了上升趋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更甚。
  也有用相对指标,即货币供给量与GDP之比,来说明中国货币超发的。目前中国的这个比例接近200%。而美国只有不到70%,欧元区大约是100%,英国是130%左右。但是,相对指标作为标准,也不合理。M2是货币存量,是以往历年货币的累积,而GDP是流量概念,存量和流量的比较,是无意义的。
  于是,有人用通胀作为标准,论证中国货币超发。说中国通胀严重,货币肯定滥发了。应该说,通胀是比绝对数量和相对数,是比较靠谱的标准。可问题是,改革30多年来,中国以CPI衡量的一般价格指数,平均每年上涨不到5%,在一个经济迅速扩张的大经济体,这是很低的水平。中国只在1985至1989年,1993年至1995年出现过比较明显的通胀。第一次是因为要理顺价格关系,严格说来,那是经济货币化的反映。一些重要的基础性价格,从政府管制到放开,货币增加,是合理的。第二次,是真正意义的通胀。但之后的1997年至2003年,2005年至2009年,基本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有趣的是,2009年之后,还在所谓货币超发最严重的阶段,但通胀水平却很低。
  货币多,只是通胀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2011年日本M2与GDP的比例是241%,比同期的中国还高,但日本长期通货紧缩。所谓安倍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借助量化宽松,日元贬值,造成通胀,刺激国内需求,以摆脱通缩。但很多经济学家并不看好安倍的政策。
  还有一种说法,货币超发引发了资产价格膨胀,特别是房价的持续上涨。没错,货币多了,资产价格会膨胀,但通胀是一般商品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并不包括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如房价和股市指数的上涨,还可吸收大量的流动性,客观上有减轻通胀的效果。
  中国货币供给量较大,有其特殊的原因。
  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在世上首屈一指,大量资金并不能投入实体经济,为维持巨大经济体的运行,就额外需要更多货币供给。中国实行外汇管制,并且几乎每年都有巨大的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尽管现在已不再强制结售汇,但因为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央行出价最高,企业将顺差外汇出售给央行,央行就须向市场投入等值的人民币。这些货币本身并没有相应的商品对应,在相同条件下,中国货币供给量较他国多,是必然的。这些特殊的,非货币原因,就是人们所说的货币的内生性。
  另外,广义货币M2的主要部分是存款货币,这是商业银行在存贷款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不是央行发出的。尽管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要受到央行货币政策特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手段的约束和调节,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确实是自身行为的结果。
  存款货币是贷款的结果。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投资驱动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特别是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有最大份额。比如四万亿刺激计划,就引发近10万亿的天量信贷,创造出天量的存款货币,直接增加了货币供给量。这些资金主要流入了政府部门和国企。你可以说,这样的投资是不合适的,但只要经济增长模式不变,大规模投资以及由此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巨额增加,就是必然。
  货币过多,当然不好,但流动性不足后果也许更糟。现代经济早已进入货币引领资源配置的时代,金融是经济先导,资本和金融的重要性,经常超过生产和技术。因为全球化让新技术更容易扩散,土地和劳动力也更容易获得,而若没有资本或流动性支撑,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不会形成最终产品。没有足够的流动性,企业连经营都困难,遑论创新?2007年美国暴发金融危机后,经济起步迟缓,核心原因,正是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不愿意提供必要的贷款,致使流动性趋于干涸。在现行体制下,如果没有较大的流动性支撑,中国经济早就进入下滑通道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货币供给机制面临重大改革 2013-02-19
· 央行: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最主要任务 2010-12-26
· 货币供给支撑 商品再现涨势 2010-11-05
· 从货币供给的过程看资金空转 2009-02-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