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能再推“4万亿投资”
2013-05-30   作者:谭浩俊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谭浩俊

  面对经济“弱复苏”格局,特别是5月汇丰PMI创8个月来新低,有关中央会不会再次出台“4万亿投资”这样的经济刺激政策,成了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的话题。对此,前些日子,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要再指望会有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企业要做的是抓紧时机淘汰落后产能,升级产业结构。
  从热衷于政策刺激、投资拉动到忌讳经济刺激计划、政府投资拉动,只不过短短几年时间。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转变呢?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否真的到了没有潜力可挖的地步了呢?显然,问题不是出在投资上,而是出在对投资功能的认识和作用的发挥上。
  以上一轮“4万亿投资”为例,理想的结果应当是货币增长与投资、消费增长同步,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同步,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民间投资同步。当然,实际结果促进了经济复苏,不过也导致了企业投资、生产性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慢速发展,即使有所“提速”,也只是死盯房地产开发、地下金融等虚拟经济不放。
  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际情况看,投资对经济拉动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强的。即便到了21世纪,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仍然十分明显。不然,2003年国家也不会出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政策。问题出就出在,2003年对房地产市场的放开,提供了获取暴利的机会,不仅让增量社会资源的配置出现了严重不合理现象,而且让存量社会资源出现了倒流。大量的社会资源从实体经济转向了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则出现了“空心化”现象。
  更重要的,实体经济被掏空,投资者的信心也受到了严重打击,甚至没有投资者再愿意将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将精力放到实体经济。
  笔者的观点是,“4万亿投资”的决策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决策者高估了一些地方政府对“4万亿”投资的认识。更直接地说,就是“4万亿投资”投错了地方、投错了重点。如果“4万亿投资”能像过去那样主要投向实体经济,并利用政府投资的引导功能,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巩本强体,实体经济就不可能还在低位徘徊。就算货币超发会引发通胀、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等矛盾,凭借实体经济的强大就业和收入增长功能,也能有效应对货币超发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而这些年,虽然通胀率并不是很高,最高也就达到5%左右,社会的承受能力却十分脆弱。原因就在于,实体经济被边缘化了,实体经济不再能够为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所以,面对该不该再出台“4万亿投资”政策的问题,立足点决不能放在投资政策本身,而应当从更深层次分析原因,寻找问题。其中,投资能否向实体经济倾斜,是否会继续成为地方政府做政绩的工具,是最关键的。
  如果投资能够向实体经济倾斜,并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城市建设冲动、“土地财政”冲动。那么,再出台一些投资刺激政策,也未尝不可。
  中国缺的不是投资,而是生产性投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功能与作用并没有弱化,弱化的是生产性投资和企业投资、民间投资。未来中国的发展,投资仍是“三驾马车”之一。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只是投资的重点必须转向实体经济、转向民间投资和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只能是引导投资向实体经济转移的手段,而不是地方政府的政绩工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叶檀:重看4万亿与房地产政策 2013-03-08
· 我国网络支付规模近4万亿元,但风控水平参差不齐 2013-02-28
· 去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超4万亿 2013-01-07
· 节能减排如何吃好4万亿“碳蛋糕” 2012-12-17
· 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将出 行业产值将超4万亿 2012-11-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