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也亟需“升级版”
2013-05-22   作者:左晓蕾(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左晓蕾

  李克强总理上月在宏观形势分析座谈会上强调,把力气更多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依靠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后劲”。总理的话意思再清楚不过,当前要抓住的战略机遇,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升级版”比在原有模式上拉动高增长更重要。据此,宏观经济形势研究报告自然也该迅速改变反复纠结零点几个百分点增长的短期分析思路,而应深对中国经济现阶段的7.5%至8%之间的经济增长是否正常是否符合经济规律做出合理的分析,政策影响的分析要符合政策实施和操作的规律和规则,切忌想当然的牵强附会似是而非。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要加强所谓“中观形势分析”,即行业和产业形势分析,从行业形势变化中去把握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的增长后劲,去把握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态势。
  确实,经济和金融形势瞬息万变,通过发布报告,对一些当期数据作即时的分析,对判断形势是否变化轨迹有一定的意义,对稳定民心增强信心也有一定的作用。但现在形势已变化,虽然尚未彻底摆脱危机的影响,但已不是危机状态,如果继续危机思维和危机的分析方式,就可能误判形势误导政策,也误导资本市场的投资行为。中国第一季度数据与预期不符的分析报告,引起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已印证了经济数据短期解读的误导作用。宏观形势的分析应该回归尊重经济变化规律的思路上来了。
  首先,发布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要尊重规律。在常态运行的情况下,经济不会月度更不会每周出现明显的实质性变化。宏观形势分析不必每周发布研究报告,甚至月度报告也并非必要,因为在短期相对平稳的形势下,相邻月度数据不会包涵太多新信息。频繁的“周报”和“月报”容易不断重复“判断”和“预测”,重复解读相关政策的每一个动作并不断“制造”和强化政策“预期”。这类违反经济变化基本规律的叠加和重复使用信息,最终扭曲了信息,放大了信息的某些市场影响,只会误导大量不曾做功课的受众。所以,为尊重经济规律,促使信息释放正常化,有必要合理降低经济分析报告的频率。
  其次,对宏观数据分析不要过度解读更不要随意发挥,要按照不同数据包含的信息和所反应的经济状态,做符合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规律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不该过分强调那些因常规性原因或季节性因素以及其他一些规律性原因引起的,在国内还有体制性原因造成的月度数据变化,尤其不能刻意去寻找一些很牵强的理由以图使解读获得某种新意。过于频繁地评头论足似是而非的解读,正如对同样的信息重复使用,或者说同样的信息的叠加使用,都会放大数据释放的信息的影响。
  国人现在越来越关心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但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经济学基本知识,特别是对CPI增长、GDP增长、银行信贷、货币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面对这些多数人似懂非懂又“被引导”成为特别关注的经济指标,切忌信口开河的即兴“分析”。背离数据本身反映的范围,不适宜地、牵强地与大家关心的日常问题联系起来,容易误导大众用错误的思想方式关注经济数据,造成病态式的过度敏感的反应,扭曲市场各方面的行为,包括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和投资者行为,这对大众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在资本市场上,这种误导的羊群效应非常容易导致行情反规律的大起大落。君不见,近期国内外资本市场不少又重复了一次这样的情形么?
  对通胀和货币政策研究,也不能停留在肤浅的数字解读层面。笔者认为,当下很有必要对通胀现象的本质,通胀的规律,以及货币政策如何调控通胀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有更深入的探讨。
  对宏观政策的作用,也不要简单地与短期资本市场的投资联系起来。比如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明天就该炒作相关的概念个股;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也不意味着所有地产类股票明天就该被抛售。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对投资的影响不管是利好还是利空都应该通过对具体公司的分析来释放,否则只不过是利用政策制造波动而已。
  还有,在当前这个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年代,特别要注意“预测”的随意性和导向性。要知道,在每个宏观数据即将公布前发布一些猜谜似的“预测”,对市场各方的心理预期会产生很大影响,频繁制造与“预期不符”的所谓分析,可能误导市场,还可能干扰相关决策。笔者由此希望对宏观指标的季度性预测结果,要像其他分析预测那样有必要的风险披露和说明,发布者当相应承担责任。
  另外,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形势研究理该更多关注有效投资需求,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关注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新的增长点,并深入分析,从中发现具备成长性的投资领域,发现新生产力的突破口,挖掘未来真正的经济活力,这才有可能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增长的大趋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奥朗德为宏观经济提倡议 2013-05-21
· 中国宏观经济三大背离揭示了什么 2013-05-20
· 宏观经济研究不能让“预期”闪了腰 2013-05-13
· [时评]上市公司年报是宏观经济的镜子 2013-05-13
· 上市公司年报是宏观经济的镜子 2013-05-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