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挖掘“克强指数”中的市场元素
2013-05-17   作者:谭浩俊(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谭浩俊

  “克强指数”是英国政经杂志《经济学人》创造的一个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核心内容是工业用电量、中长期信贷余额和铁路货运量三个基本指标。这是李克强总理当年在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时喜欢采用的考量方式,且主要是用于评价和考核辽宁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学人》于2010年底正式推出这一指数后,受到了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众多国际机构的认可。
  笔者以为,这三大指标都是市场化内涵很深的指标,都有许多大可挖掘的市场元素。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三大刚性指标的市场要求更高,需要挖掘与消化的市场元素、市场矛盾也更多。
  先说用电量指标。从表面看,用电量反映的只是经济的活跃度以及工厂的开工率,实际上它还反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因为,假如只有开工生产,而没有技术创新和生产成本的控制,特别是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与办法,纵然开工状况良好,企业也难以摆脱困境。只有那些真正致力于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转型、成本控制的企业,才会赢得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所以,用电量所考量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质量,且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一旦实现用电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用电量指标就能真正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显然,按照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的简政放权、简化审批要求,用电量指标也被赋予了更多市场元素和内涵。
  再看中长期贷款余额。这项指标所反映的最核心内容就是投资,而投资又分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两种。生产性投资的功能作用是增强贷款的活跃度和有效性,贷款之水不会越来越死。相反,非生产性投资由于投入产出效益很低。一般情况下,贷款的活跃度和有效性是很低的,贷款之水也是越来越死的。如果贷款中非生产性投资的比重过高,经济就很难活跃,抗风险能力也很弱。目前出现的情况,就是近几年来非生产性投资、特别是政府性投资过猛的结果。
  也正因为如此,李克强总理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什么是市场机制,什么是市场主体,不就是企业和民间投资吗?如果这一活力得到激发,生产性投资不就会成为社会投资的主力军吗?
  如果说若干年前的“克强指数”,可能主要还是以数量为考量标准的话,那么眼下质量已是“克强指数”最重要的内容了。其中,如何突出市场特性、运用市场机制、强化市场主体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和企业的干预,则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所以,对“克强指数”的理解和把握,应当更深地认识其市场内涵、挖掘市场元素,而不要过度看重其表面特征、数量特征。只有这样,“克强指数”才能更加准确、有效地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果。
  近期,透过“克强指数”所反映出来的中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诸多现实问题,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质上,不仅表现为量的缓慢恢复,更表现在质的缓慢提升上。特别是中长期贷款余额,更多的是非生产性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快速积聚。其中,民间投资的等待观望,是“克强指数”反映出来的最主要问题。
  联想到李克强总理一再强调的城镇化建设发展思路,如果不能准确地认识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不能站在市场化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那么,城镇化之路就极有可能走偏,就极有可能被地方政府错误运用。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的。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克强指数”的内涵也在发生着积极变化,赋予“克强指数”更多的市场元素、努力挖掘“克强指数”中的市场元素,是发挥“克强指数”衡量与评判中国经济独特作用的关键所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暴利吸金:好视力眼贴生产成本仅0.3元/贴 高额广告费轰炸市场 2013-07-06
· 资本市场不能只会玩资本 2013-05-16
· 经济复苏更需依靠市场力量 2013-05-16
· 正确定位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2013-05-16
· 中国教育装备市场规模超2000亿 2013-05-1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