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离开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岗位的葛文耀,一年半前曾坚定支持平安入主家化集团。面对眼前的局面,很多人认为葛文耀当初的选择很傻很天真。但无论是平安还是海航,或者是别的竞购者,对家化集团和葛文耀本人来说,也许都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2011年9月7日,上海市国资委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出让家化集团100%股权,挂牌价为51.09亿元。当年10月10日,包括平安信托旗下的上海平浦投资有限公司和海航集团下属的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办理了受让登记。而最终的竞争在海航集团和平安信托之间展开。 海航商业与平浦投资激烈竞争家化集团控股权期间,记者曾与双方负责竞标该项目的负责人有过深入的沟通。在家化集团抛出改制方案之前,平安方面早已与葛文耀及家化集团有所接触。而家化集团的高管团队也曾对平安强大的后台系统和成功的并购、改制经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彼时,海航方面除了在改制方案推出之前与家化集团的股东方有所接触外,并没有与家化集团或上海家化直接沟通过。由此,在包括葛文耀本人在内的家化集团高管团队的支持下,平安方面顺利入主家化集团。 平安当时开出的条件是要在家化集团董事会中占据多数席位,同时积极考虑让家化集团高管在上市公司层面持股的激励模式。海航则表示,未来董事会人选、管理层持股、未来并购方向等重要问题上均尊重现有管理层的意见。 如今,葛文耀离开了家化集团董事长位置,平安指责他在位期间存在高管私设“小金库”的情况。显然,当初平安和海航都承诺对家化集团高管进行市场化激励,正是看到国企运作中的某种弊端。但平安的股权激励没有实现,海航也没有机会去尊重家化集团管理层的意见。 但资本市场绝不是如此简单的非黑即白。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海航系与*ST九龙的前股东及高管团队闹翻,双方的矛盾甚至发展到双头董事会的局面;而平安曾经投资的许继电气(目前实际控制人国家电网)一直运转良好。显然,收购方的承诺是否能够落实不仅取决于收购方自身,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既然平安和海航各自都有在并购项目上发生风波的经历,为何此次家化集团事件的焦点集中在当事人葛文耀身上?能把一家在自由竞争性行业内的国企做到现在的规模和行业地位,葛文耀殊为不易。作为一名企业家,他肯定了解如何与市场中的其他力量和谐共处,他本人与平安的矛盾,恐怕也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个企业、某个人的因素。 事实上,地方国企的改制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早在分别隶属于上海轻工业集团、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和后来的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时期,家化集团都曾在不同层面上推动过改制事宜。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搁浅。 由此可见,指望家化集团改制能够水到渠成、一帆风顺恐怕是理想主义多于现实主义。面对这一道无解的难题,他们没有必要为当初的合作而后悔,就像他们今天的分裂一样,这些都将是家化集团历史中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