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利益”才能驶好出租车
2013-04-18   作者:魏薇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字号
  有人说,到北京听到的第一句京腔,往往来自“的哥”。北京出租车就宛如一道流动的风景,既关系着市民切身的诉求,也展现着这座城市的形象。
  然而,就是这样的“城市名片”,却屡屡遭遇“形象危机”。或是高峰期排长队也打不到车,或是暴雨天气出租车坐地起价,或是黑车横行损害乘客利益……不断在治理,总是有曝光,却鲜见有成效,让人看到这个行业水之深、改之难。
  日前,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引来广泛关注。该《意见》从出租汽车定位、体制机制、运营模式等方面出台一揽子综合措施,力求在一两年之内,解决打车难顽疾。
  打车为什么难?庞大的出行需求、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城市交通拥堵……种种因素,共同造就。然而,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出租车经营权管理问题。一边是被扎紧的市场准入和退出,一边是被放开的市场需求,其间的矛盾,正是从“打不到车”到“打不好车”的一系列问题根源所在。
  回顾北京出租车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许经营权就一直是“无偿无期限”。这无疑会导致出租车这一社会公共资源,被少数经营者永久性占有。通过行政干预取得垄断地位,承包经营模式之下的“份儿钱”,成为出租车公司利润的来源。这既让出租车司机负担沉重,颇有怨气,又让一些出租车公司产生惰性,缺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动力。
  抓住这个关键,也就是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从北京的探索看,将经营权转为“无偿有期限有考核”,正是关键一招。经营权到期,投诉率高的企业可能被劝退;服务质量高、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则可能拿到更多牌照。这无异于在出租车行业建立起“退出机制”,从无限期垄断变成优胜劣汰。对出租车企业,“铁饭碗”变成了随时可以摘掉的帽子。
  细审这一问题,不难发现,出租车行业改革,难就难在两个字——“利益”。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06年,一个拥有200余辆车的出租车公司老板给报纸写信,表示“出租车公司是纯粹的企业,它不应当赚取利润吗”。此次改革,北京说法坚决:企业利润水平要被控制在“微利”。“要想发大财,想暴利,对不起,没有!”这样的说法,显示出触动利益的决心和勇气。
  然而,改革一旦有突破,赢也会赢在“利益”二字。理顺出租车行业管理与定位,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准入退出和考核机制,势必打破出租车行业旧有的利益格局。《意见》中的举措如能落实,将把过去经营者手上的部分利益,转给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利益能否理顺与合理分配,既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改革成效的检验。
  正如李克强所说,“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有城市在相关改革中,建立起了年检制度,根据投诉、违章等扣分,扣到一定程度就削减公司一辆车,但实际上,被“踢”出行业的企业却几乎没有。这样的情况也警示着北京,即便有了很好的顶层设计,执行中仍需不断打破既得利益的藩篱。《意见》还在纸面,真正落实时才是触动利益的开始,那或许才是更为艰难也更为重要的一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时评]出租车行业改革关键在打破垄断 2013-04-18
· 出租车行业改革关键在打破垄断 2013-04-18
· 北京出租车公司称4月调价听证 或以油补刺激出车率 2013-03-30
· 交通部部长杨传堂:出租车行业即将出台新政 2013-03-17
· 出租车进场费无授权就该取消 2013-02-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