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难靠救市起死回生
2013-04-11   作者: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叶檀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对股市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厚爱。他认为美国触发自动减支的关键不是经济,而是它对股市的影响。数据显示,股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更是其重要推动力,GDP增长变动中的6%来自股价和房价变化,股市以及上涨中的房价目前正在提振经济;“大得不能倒”是最重要的监管问题。
  从2009年至今,格林斯潘多次说到股市,相比而言,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股市则冷淡得多,今年3月20日伯南克表示“并不认为有任何股市泡沫的迹象出现,股市上涨不是完全的意外,因为企业利润增加也是显著的”。在伯南克为乔治华盛顿大学所做的四个讲座中,当阐述到货币政策时,提到了对宏观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而对于金融监管着墨不多,对于股票市场则只字未提。
  考虑到明年美国将对购房者进行更严格的资质审核,房地产金融链条缩短,可见,伯南克非常担心,目前美国不断上涨的房价有可能引发的房地产泡沫。这正是伯南克在总结次贷危机时强调的次贷成因。
  从1987年、1997年到2001年,格林斯潘不断救市,以挽回金融货币市场的信心。格林斯潘之所以能够成功救市,是因为找到了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可以低成本推高市场。此时正值全球经济大裂变,中国发展成为最大的出口国,手捏大把美钞大部分只能投资到低风险、流动性好、数量最多的美债。2007年6月,已经卸任的格林斯潘表示,没有理由担心中国抛售美国国债,迫使美国利率上升,因为中国无法为持有的美国国债找到买家。但就在那时,格林斯潘指出自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不会永远持续,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失控,股价被高估,中国以及第三世界高速发展的经济不会继续。
  中国与日本联袂购买美国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截至去年12月底,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国当月持有美国国债1.2028万亿美元,高于前一个月修正后的1.1831万亿美元。第二大债权国日本当月持有美国国债1.1202万亿美元,高于前一个月修正后的1.1177万亿美元。值得警惕的是,中国大规模购买美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中国的国策是人民币国际化,增加进口,增加境外投资,不再在美债这一棵树上吊死。
  伯南克不可能专注于股票市场,不可能利用货币泡沫搅动资本与货币市场泡沫,观察伯南克的货币政策,紧盯美国实体经济数据、消费数据与就业数据,大致可以猜测个七七八八。表面上同是货币主义者,伯南克与格林斯潘对于实体与虚拟经济的理念大相径庭,更重要的是,伯南克已经没有格林斯潘让中日买单的好运。
  A股市场低迷不振,不是外部救市能够起死回生的。
  救市有两种救法,一是让市场分享制度红利与经济发展红利,二是印钞、降息或者加长金融杠杆制造泡沫。
  A股市场的制度改革刚刚起步,诸如上市、退市等基本制度正在拟议过程中。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红利并不容易,由于信用低下,不仅诞生了很多“铁公鸡”,更有甚者,铁公鸡还把股市当作转移财富的秘密基地,通过其他隐蔽公司不断转移资产资金。于是,大部分人只能沦为A股市场的“活雷锋”。让养老金、公积金、国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前提是,A股市场根基扶正。
  如果走第二条路,让央行继续维持印钞、降息、加长金融杠杆的老路,货币信用将不可收拾。虽然3月CPI有所下降,但房地产价格一路走高,堰塞湖困境没有丝毫缓解,可以看作过去十年货币政策最严重的后遗症。如果说当初的货币政策是出口增长、人民币未能国际化,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大规模放松货币,则是睁眼进火坑。从汇率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取向看,不太可能重走老路。
  2008年3月,鉴于A股市场一泻千里,以及金融危机的严峻程度,笔者曾经建议救市,那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现在,A股市场已现利益输送的常态病症,唯一的办法是尽快拔掉那些输血管道,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
  股票市场不应成为财富之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先抑后扬是A股市场二季度主旋律 2013-04-08
· A股市场哪来那么多魔咒 2013-04-01
· 4月份A股市场仍将延续纠结走势 2013-03-29
· 应防范A股市场对外开放中的风险 2013-03-25
· A股市场改革必将延续 2013-03-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