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需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和资本市场
2013-03-29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无锡新桥镇考察,认为该地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规模种植,然后到镇上工厂上班和集中居住,既是新农民,也是新市民,甚至比大城市生活得舒适方便。
  这种“新城镇”形态无疑是中国城镇化的典范,即农民将土地流转后,使用机械化手段由专业人士集中整理耕作;而农民则聚集在城镇,有固定的工作。不过,这一理想的“城镇化”形态或许在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可以实现,在其他缺乏产业支撑的地区,仍存在一些困难。
  中国的“城镇化”方案,其实是追寻大部分国家的发展路径。在工业化早期,大城市是技术和资本中心,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大城市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生产制造技术标准化后,为工业生产分散到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的中小城市(城镇)提供了可能。大城市则演变为金融和商业中心,并依靠创新引领全国经济的发展。
  而在中国,由于部分政策限制或者缺乏引导,大城市的金融与商业服务并不发达,大城市倾向于用种种优惠挽留住制造业,以保持本地的税收和就业,这也是地方捍卫和提高政绩的优先选择。拥有优势资源的大城市的如此做法,就会妨碍制造业分散进程和中型城市发展。
  在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区,由于产业集群化,制造业分布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区域,这里的中小城市和城镇参与了其中的分工,很容易吸收农民进城镇工作。但是,在其他地方,制造业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大城市附近,更多中小城市根本没有优势吸引产业转移,也就无法将农民转移到城市和城镇。这种现象造成了,人口向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及北京周边地区聚集,也产生了“大城市病”。
  除了一线城市与制造业基地外,中国城市化是高度本地化的,尤其是通过城市扩张将农村划为城市而实现。这种“城市本地化”导致城市过于分散,即大部分还是围绕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行政中心聚集。与此同时,这些城市又不存在高度专业化的规模产业,大部分都是仅仅为本地消费市场提供商品的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存在也妨碍了中国各领域的工业化程度。
  当然,如果像无锡这样的制造业基地可以吸引大量农民成为新市民,将彻底改变当地的农业格局。因为农村地区不仅要释放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且必须继续发展以保证全国粮食供应,当农民成为新市民后,他们的耕地流转可汇集成大片土地,适合机械化与现代化耕作。这种“农庄式”的耕作有利于土地改良、新技术的使用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并在农村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但是,大部分地区的这种吸引农民入城就业的有利条件还暂时不足,即使已经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也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居所以及社会保障,而不敢贸然把耕地出让。目前在一些平原地区已经实现家庭农地耕种与收割的机械化,其种植成本较低,而且有国家补贴,如果给出的租金不高的话,农民可能不愿出让使用权,而支付较高租金则可能让“农庄生产”的利润不具吸引力。
  我们认为,政府应该考虑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和资本市场,而不允许各地以优惠政策竞争性招商。统一市场可以使这些资源自由流动到生产效率和回报最高的地区,这或许有利于那些小城市的发展。而且最紧要的任务是,发展大城市的服务业,因为正是被部分政策所限制,大城市仍然依赖制造业的做法,不利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输血城镇化 城投债发行同比翻倍 2013-03-29
· 城镇化绕不开农地金融创新 2013-03-28
· 拉动投资并非城镇化唯一目标 2013-03-28
· 宽带中国助力新型城镇化 2013-03-28
· 承认农地市场定价是越南城镇化关键 2013-03-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