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要始终围绕职能转变而展开
2013-03-25   作者:熊志  来源:长江商报
分享到:
【字号
  “各部门都要自觉行动,限期完成职能转变各项任务,绝不能‘换汤不换药’。”国务院针对新一轮机构改革敲响警钟。机构改革有哪些“换汤不换药”的怪象?新华社记者进行了采访梳理,总结出之前机构改革的四大怪象:无领导因改革“下岗”、临时工增多、借改革涨价、行政审批明放暗收。
  新华社总结的四种怪象,有一定代表性。前六轮的机构改革中,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换汤不换药”之处:机构撤并以后,行政机构以事业单位形式再生;或机构不在,但编制和待遇还在;或职权下放,但明放暗收等等。总之,改革以精简裁撤开始,最后却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结果行政事业支出有增无减,同时政府职能得不到根本转变。
  在这个背景下,强调“机构改革应防‘换汤不换药’”很有必要。相较以往,此次机构改革精简的幅度相对较小,对应的机构和人员面更窄,改革核心是转变职能,需要裁撤的行政机构本来不多,出现“精简—膨胀”循环的可能性也较小。但从放权的角度讲,行政机构不会重生,不代表本应精简的权力不会膨胀。如果政府和市场、社会边界不明,简政以后并不会必然迎来放权,而向市场和社会下放的权力,也可能被重新上收,精简的权力还是会因此再度膨胀。
  政府放权,是为了给市场和社会腾出空间。衡量权力下放是否到位,得看在一些政府应该退出的领域,市场和社会是否有足够的自主性。如果该由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没有交由社会,如果市场上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依旧过多,说明政府放权并没有放到实处。权力明放暗收,市场和社会依旧没有独立成长空间,行政之手覆盖下的市场和社会,也就很难形成一股独立的监督与制衡力量,来约束权力的膨胀欲望。一旦职能机构缺乏自我约束力,市场和社会又不足以有效制衡,权力精简再膨胀的可能性就相当大。因此,对于反弹性问题,改革之初就必须做好充分应对。
  简政放权,根本上指向政府职能合理化、最优化,形成高效的“小政府”。防止改革反弹,首先得确保政府职能定位的精确性。市场和社会的自主与灵活,一面对应着政府权力的边界,另一面对应着既有职权的属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权力需要服务于社会与市场。职能转变既是机构改革的目标,也是启动改革的切入点。给职能以精确定位,也即在各个领域明确政府的边界和尺度,明确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形成改革的微观框架。如果政府职能得到了准确界定,依附于职能上的职权,也就得到了限制。同时,职能、职权的精准性,会使据此而设的机构、编制,更加符合改革的要求,从而避免权力膨胀、机构再生、冗员回流。
  机构的精简不易,但权力的下放收缩相对更难。政府机构改革到现在,重心已不再是行政机构的简单瘦身,改革更具挑战性。希望以往机构改革出现的循环局面,现在不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要保证下放的权力变成市场和社会的权利,对于政府职能,必须有一个全盘的清晰准确的定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机构改革“怪病”该如何治? 2013-03-25
· 政府机构改革更需改善制度环境 2013-03-19
· 国务院细化机构改革任务分工 2013-03-19
· [网民关注]为机构改革叫好 更关心职能转变 2013-03-15
·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拟作一处修改 2013-03-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