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部制”?
2013-02-23   作者:郑晓俊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字号
   据报道,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即将提上日程,并可能成为3月“两会”的看点。去年的十八大报告提及“大部制”,要求“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民间津津乐道,“大部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但光搞个“大部制”就可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带给我们一个“好政府”吗?如果“大部制”只是部门权力和人员数量的简单加减,如果它不和行政审批制度等更深层次的改革相结合,这样的“大部制”对国家、民族的现实发展和长远利益反而会带来隐患。
  首先,“大部制”带来权力集中的风险显而易见。原先在一个领域内还有多个部门互相制约,现在一条线理顺了,权力畅通无阻了。尽管我们也讲究决策、执行、监督各负其责,但实际上,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又渠道不畅。所以权力一旦集中风险就会变大。我们所要的“大部制”,不应该是权力之威严的陈列和展示,而应与公民权利互相尊重、良性互动。一方面要管住政府的权力,一方面也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原本应该归于社会的权力还给社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的功能,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大部制”权力集中带来的风险。
  其次,如果“大部制”改革的结果是除换个称呼换块牌,其他一切如旧,那还不如不改。如果实施“大部制”以后,各部门的权力运行轨道不变,各自运行的齿轮毫无镶嵌,不仅行政管理方式和流程没有得到系统性的优化,连各自范围内的干部都几无流动。观念不变,行为方式不变,这样的“大部制”,意义并不大。
  第三,我们需要的政府,是一个运转有效、管理到位的政府,即“强政府”。一个小而弱的政府,绝对担当不起领导13亿中国人的重任。比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时刻会有一些管理真空的产生,这些权力的真空是否及时得到填补?又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民众对政府管理会有不同的诉求,如今民众对空气质量、食品质量、交通拥堵等方面的格外关注,便需要政府顺应民意,在人员编制、管理方式上做出相应调整和加强。
  最后,还需注意“后大部制时代”,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在公众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的积习面前,我们迫切需要捡拾起“组织优势”,推倒部门之间的高墙。让那些处于强势部门的干部,不妨去一去相对弱势部门“体验生活”;一些业务相近有交集的部门,比如交通、国土、城建规划,相互间保持干部的流动,这样才能确保公众利益不被部门所分割。
  说到底,“大部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实现脱胎换骨的“政府再造”。如果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能通过改革组织目标、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办事流程等方式,造就一个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政府,那么它才是真的成功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大部制改革释放新一轮市场化信号 2013-02-25
· 依托大部制改革,为领导职数减肥 2013-01-28
· 大部制改革勿入误区 2013-01-26
· 中国大部制改革要有法律依据 2013-01-24
· 《求是》刊文谈大部制改革 合并职能相近部门 2013-01-0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