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应首先放行实体企业
2013-01-29   作者:谭浩俊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谭浩俊

  据媒体报道,在日前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民建、工商联联组讨论会上,民营企业代表集体对银行抽贷现象进行了抨击。
  中央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规模,而银行也纷纷表示,一定按照中央的要求,做好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服务工作,提高实体经济在新增贷款中的比重。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出现了银行不断抽贷、不断给实体企业施加压力的情况?
  事实上,从这几年银行投放的资金情况看,更多的资金还是投到了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垄断行业、垄断企业,甚至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超大企业。
  如果把信贷资金的投放重点,放到了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等,而忽视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无疑是本末倒置、轻重不分。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对银行自身也极为不利。仅温州一个地区,实体经济每年就向银行提供高达200亿的利润。如果把实体经济搞死了,银行的利润从哪里来?其他产业还如何发展?
  要想改变银行只会锦上添花、雪上加霜,而不会雪中送炭的局面,依靠银行自觉已经是不可能了。就算温州的金融改革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突破,在整个金融体制没有大的调整与改革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有明显的成效。特别是没有进行金融改革的地方,仍然会受到银行这样和那样的刁难与折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与数量,让企业能够不再在银行“一棵树上吊死”。
  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建立方面,应该说已经做出了不少尝试。如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私募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从直接融资市场筹集到了资金。同时,上市渠道拓宽,也为企业直接融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问题在于,由于这些资本市场刚刚开始,且受到政府行政手段的强力控制与制约,其作用从起步阶段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与影响。如债券市场,相当一部分是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也就是说,不仅银行信贷资金被政府融资平台等占领了,债券市场也被政府融资平台占领了。去年全国社会融资总量20万亿,真正流到实体经济的仍然十分有限。
  这样的局面,必须改变。如果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仍然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控制在政府融资平台手中,那么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建立,就失去了意义。发展实体经济,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眼下,IPO近乎于完全停摆了。从表面看,是为了缓解市场资金压力,实质上,是一种不自信,特别是面对政府的行政压力不自信。因为,在排队的企业中,不乏政府想上市的企业,如地方银行。
  笔者的观点是,IPO不应该继续暂停,而应该放行。但是,放行的首先应当是实体企业,而不是银行等非实体企业。如果让更多的实体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无疑对缓解当前实体企业的资金矛盾十分有效。
  有关方面应当加大改革力度,并提高改革效率,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实体企业融资提供强大支撑,为打破银行垄断打下坚实基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IPO重启传闻缘何带来冲击 2013-01-28
· IPO打假重在严惩保荐机构 2013-01-28
· A股缘何因一条微博“惊弓” 2013-01-28
· 股民缘何惧怕IPO开闸 2013-01-28
· 政策市也要有游戏规则 2013-01-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