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不仅是数据,更是一项权利
2013-01-21   作者:韩哲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
【字号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我国2003年到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2009年,基尼系数达到峰值0.491,然后逐步回落,至2012年时为0.474。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数据一是说明了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二是说明了在国家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之下,收入差距的状况正在逐步好转。
  不出所料,统计局的数据一经公布就被拍砖,就被质疑,就有人哭着喊着说对不起统计局,又给国家拖后腿了。有经济学家更是直言不讳,童话都不敢这么写。数字不会说假话,但做数字的人有可能说假话。
  按国际标准来说,基尼系数达到0.4时,就已属于警戒线,而如果达到0.6,那就是自求多福的贫富分化警戒线了。根据统计局的数字,中国的基尼系数介于0.4和0.6之间,这就好像虽然是酒驾,但还不是醉驾。同时,又有正能量专家适时地指出,农村居民对城乡差异、收入分配不公的承受能力较强,意思不言而喻,收入差距也有中国特色。
  十年未予公布基尼系数,如今将欠账补上,这是我们应该首先肯定的进步。敢于直面基尼系数,对于促进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出台是一个积极因素。即使好多人觉得统计局公布的这个基尼系数是低估的,但即使是低估的,超过警戒线的事实,已经足以让我们下更大决心来弥合收入差距之间的鸿沟。须知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分化同样也不是社会主义。
  任何关乎国计民生、关乎老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统计数字,其不仅仅只是工具,更是一项权利,一项属于民众的权利。如果数字都变成了权力,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就将遭到严重的伤害。因为当数据不能说服个体的经验感受,数据也就成为了皇帝身上的遮羞布。每每政府部门公布什么数字,民众都是本能地选择不相信先,这将在我们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成为愈加不能负担的发展成本。信任不能一下子就恢复,但信任可以一步一步地重塑。这重塑,就请自统计数字起吧。
  事实上,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政府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在于民生保障性的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例需逐步提高,投资的比重应该逐步降低,“三公”消费的开支应该逐步透明化,做好财政预算和财政监督,从制度上保证社会保障支出;“有所不为”则在于政府不能通过干预市场的方式来干预收入分配,这样不仅不会改善收入差距,还会恶化收入差距。因为最大的收入差距来自行业收入的不公,来自设租和寻租,来自不得而知的隐性福利和灰色收入,而种种的这些,都与政府之手闲不住有关,都与政府之手在市场上太过亢奋有关。更尊重市场的效率,更尊重企业的权益,为此对市场环境进行制度优化,就是政府缩小收入差距的小李飞刀,一旦祭出,例不虚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从基尼系数看收入分配改革紧迫性 2013-01-21
· 盛刚:从基尼系数看收入分配改革紧迫性 2013-01-21
· 国家审计署披露:财政部研究调整中央地方收入分配 2013-01-18
· 温家宝:需研究房地产和收入分配两税制改革 2013-01-16
· 收入分配改革缓不得急不得 2013-01-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