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工业化”的理性和幻想
2012-12-31   作者:吴智钢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尽管美国驴象党争在“财政悬崖”即将来临之际依然没有得到妥协,但是,美国经济数据却在今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得到改善和修复,其中,就业数据的好转最为明显。今年7月,美国创造了16.3万个就业岗位,大大超出了分析人士的预期;12月8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34.3万,大幅低于分析人士预期的37万人。这让人们再度关注美国的“再工业化”这一战略选择。美国的再工业化是否能够成为美国摆脱危机的利器并且在美国最为紧迫的就业问题上快速地收到效果呢?

  后危机时代美国的战略选择

  再工业化,是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决策层通过对危机的深刻反思后,所作出的战略选择。这一选择不能不说是一个重振美国经济的针对性很强的理性选择。
  首先,正是20世纪后期的“去工业化”,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美国原来一直都是全球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美国拥有世界最高技能的劳动力和最先进的制造装备,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制造业的领跑者。在20世纪前半期,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自20世纪后期,随着互联网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也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的高企,美国逐步开始了“去工业化”,美国制造业大规模地向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亚洲地区转移,形成了全球经济的再分工并且逐渐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去工业化”后的美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而正是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泛滥,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并且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因此,作为反危机的战略选择,美国重提再工业化,是有切肤之痛的。
  其实,迷信“金融快餐”带来的虚假繁荣,从而引发严重危机的,并不是只有美国,我们从希腊债务危机中,也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印记。
  其次,美国重提再工业化,也是解决其“就业难”这一国内老大难问题的一种选择。自从美国“去工业化”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就一直居高不下,使得美国一直引以为荣的“美国梦”失去了炫目的光环。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一直都是美国两党竞选时争取选民的重要话题。重提再工业化,不仅可以摆脱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金融业的局面,而且可以在制造业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将有助于解决一直困扰美国社会的就业问题。

  出台多种措施重塑制造业

  奥巴马首次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很快就将再工业化当做了摆脱金融危机、重振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奥巴马政府提出,希望美国各大企业集团向其驻海外子公司发出以“制造业回归”为主要内容的“总部召回令”,希望美国的海外企业重新回归美国。2011年11月13日,美国宣布创设隶属于国家经济委员会的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以协调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制造业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并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和出口。
  同时,美国陆续推出有助于再工业化的一系列措施:降低美国制造业的税收负担,并使暂时性减税措施永久化,以提高美国制造业吸引资本和投资的能力;改革医疗保险制度,降低医疗保险成本,医疗保险成本是美国制造业增长最快的成本,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有利于制造业的回归;减少管制和司法诉讼成本;鼓励创新投资,促进技术扩散,降低开发新技术的风险;实施节能计划,降低能源成本。
  美国政府的努力得到部分企业的响应,2012年12月6日,苹果公司CEO库克宣布要把苹果公司的部分生产线拿回到美国,另外,包括通用电器、克莱斯勒、惠普、耐克等著名品牌,也或早或迟地相继加入回流潮,纷纷把生产线转移回美国。
  另一方面,奥巴马政府改变了能源政策,取消了禁止在美国本土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禁令,使美国能源工业大量本土化,催生了页岩气革命,使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有相当多的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的再工业化,其实质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信号。美国的再工业化,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回归,它将催生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而带有定制特征的智能设备被普遍应用,将成为一大趋势。

  再工业化面临困难和障碍

  笔者认为,美国的再工业化,固然有反思后的醒悟,也有前瞻性的眼光,然而,时光一去不再回,历史不会简单地循环。尽管美国的再工业化,被人们加上了智能化和新技术的标签,但在经历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它要真正的实施,还面临着种种的困难和障碍。
  其一,制造业劳动技术人才的培训需要时间。当下美国劳动人口的中青年,都是打着网络游戏,打着苹果手机成长的一代,他们对与网络比较起来相对传统的制造业了解甚少,要让他们重新熟悉实体机器,或者要在更年轻的一代当中培养人才,都同样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
  其二,技术创新遭遇“财政悬崖”。技术创新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撑,目前美国的“财政悬崖”虽然可能通过临时方案得以缓解,但要彻底解决绝非几年内能够做到的。美国的巨额国债和长期赤字财政已经不可持续,面临萎缩的财政支出,将难以给技术创新以足够的支撑,尽管美国的技术创新是有企业主导的。有美国专家指出,尽管“财政悬崖”有望在一个临时解决方案中得到缓解,但美国国防开支将面临5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的缩减。而美国的国防工业,正是美国技术创新的领跑者和生力军。
  其三,现代化的制造业未必能够真正解决就业的问题。美国的再工业化,需要的不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而是现代化的高端制造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和提供大量的劳动岗位形成悖论。
  长期来看,美国的再工业化有利于解决美国经济的空洞化问题,但在中短期来看,它未必能够成为反危机的有效利器,也难以在近期内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而这期间,则依然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略机遇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欧美再工业化、中国机械化 2012-10-15
· 全球制造新格局:欧美再工业化、中国机械化 2012-10-15
· 构筑优势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挑战 2012-08-24
· 欧美再工业化致我国工业经济低迷 2012-08-10
· 美借“能源回归”助推“再工业化 2012-07-0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