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交易所改制是大势所趋
2012-12-28   作者:俞悦  来源:证券日报
 
【字号
  12月2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了2013-2017年度战略规划,这是其第二个五年规划。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上期所将实施体制转型,实现交易所会员制向现代管理体制(公司制)的转型。中期协副会长张宜生对媒体表示,上期所作为交易所公司制改制试点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预计很快将完成,期货公司作为会员有望真正分享行业利益。
  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郑州、大连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都是会员制,是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直接由证监会监督管理。而较晚成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由上述5家交易所发起设立,虽然是公司制,但由于是体制内相互持股,事实上并没有实现市场化。实际上,在今年11月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已透露出信息,证监会已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促进6家会员制证券期货交易所的改制,目前各方都在积极推进。
  两个多月前上期所原总经理杨迈军改任理事长并留任党委书记,且该会员制交易所首次增设了通常公司制治理结构中才有的监事长一职。上期所高管层的这一细微变化,被业界视为公司制改革率先在上期所试点推进的讯号。
  放眼全球,世界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革最早开始于199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由会员制改制为公司制。1998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不但成功地改制,而且在自己的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家公司制上市的证券交易所。此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伦敦、德国、巴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世界主要的证券期货交易所改制并相继在自己的交易所上市。证券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目前加入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交易所中,已有超过70%实行了公司化体制,并且有超过一半还实现了上市。交易所之间的兼并收购更是方兴未艾,今年继香港交易所收购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后,洲际交易所又收购了纽约泛欧交易所。
  由于我国证券交易所担负了一定的行政职能,削弱了其市场功能的发挥,如产品创新、市场服务、一线监管等功能。就国内交易所来说,现有的体制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建设显得更为迫切。长远来看,期交所不改制也会影响交易所自身的发展,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更无从谈起。
  业内人士认为,期交所改制后,可以形成更为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通过交易权和股权的分离,更有利于完善和加强自律监管,深化服务,激励创新。交易所从单纯的提供交易的场所转型为金融交易服务的供应商,有利于提升中国期货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顺应世界交易所发展潮流,加快对交易所的体制转型,使其真正成为直面市场变化、具有创新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的市场主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洲际交易所82亿美元收购纽交所 交易所并购风云再起 2012-12-21
· ICE或并购纽约泛欧交易所 2012-12-21
· 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退市配套规则 2012-12-17
· 沪深交易所就退市制度配套规则征求意见 2012-12-01
· 清理整顿交易所展开一年 首批八省区市通过验收 2012-11-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