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募资金使用不能太随意
2012-12-25   作者:苏培科  来源:CCTV证券资讯
 
【字号

 
  苏培科

  张文玥:欢迎收看《新闻评论》。日前,证监会发布了有关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方面新规,开始允许前置募集资金购买投资产品。
  苏培科:对于募集资金实际上份两部分,一部分是按照正常的计划募集的资金,还没有使用完的,另外是超募资金,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很多公司超募率非常普遍,现在统一说叫闲置募集资金的使用,根据上市公司的监管指引,两个方面,一个是扩大了募集资金的适用范围,有几个方面,可以买一些安全全性高的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界定了比如国债,但银行理财产品他的风险真的很小吗?最近很多银行爆出了理财产品的问题,风险非常大,而且银行的资金池业务存在很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化解风险,对于理财产品要求理财产品的发放周期要提供保本承诺,证监会规定,虽然不是法规,是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具体的要求,但实际上《证券法》里面明确要求不允许做一些担保,结果他给上市公司的指引里面要求发理财产品的主体必须要保本,所以这样很矛盾了,到底是要保本还是鼓励以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要保本,所以就违背了《证券法》,如果是这样的方向,未来可能是个趋势性的,要求所有人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都要求要保本,风险怎么去分散,或者怎么去权衡,这是很大的问题,证券市场全变万化,如果市场调整,你达不到保本要求,谁来赔本?现在有些理财产品是做保本的,比如做一些私募,先赔自己的钱,证券法规的现在明确的要求这个市场本来是有风险的,保本就相当于市场就没有任何风险收益,但是这个市场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所以法规要进行协调一致,不能搞一些差异化。
  闲置的募集资金使用除了买理财产品之外,还可以补充他的流动资金的期限可以延长,比如从以前的6个月可以延长到12个月,让上市公司拥有更多的对于闲置资金的使用的权限,对于超额募集资金每12个月对于永久性的补充流动性资金归还银行贷款的比例由以前的20%提高到30%,都是变相的帮助上市公司解决流动性问题,但实际上募集资金是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里面很明确的提出来资金拿过来是要干什么,应该是专款专用,所以募集资金在理论上不应该轻易地去改变他的使用用途,原因改变之后,会不会影响原有资金安全,另外,原有的项目到底是不是出了问题,比如你可能投了项目之后,1、2年之后可能变化了,你可以改变资金的,你投了一半可能停止了,但是你可以这些正常的程序申请,你可以申请转向,但是不能轻易去改变他的用途,毕竟招股书里说了,相当于一个契约,不能随意发生改变,尤其是对募集资金使用的改变用途,要严格他的要求,不能随意去改变。因为新项目是有风险的,像刚才说的无风险收益他跟法规有冲突的,对于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一定要按照计划执行,但是如果发生改变,你可以适当调整,但是不能随意性太大。
  对于超额募集资金,因为上市之前确实对这块资金没有做规划,本来募集5个亿,最后来了15个亿,对于多余的10个亿没有做计划,在目前市场里面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对超额募集资金的使用,很多的刚上市的新公司,资金比较多,没办法,大家就开始老股东进行提前套现,开始高额的配送,他可以提前获利,这是恶意分红,还有肆意的去搞一些其他的想做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是不是正当的事情,有待商榷,有些上市公司出现了超额募集资金的现象之后,这块资金有个时间界定,如果在这几年用不完,不能老让他把资金放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比较低,他有规定在几年之内必须使用,不然就退还,于是很多上市公司就开始突击性的投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赌博性的风险很大,所以对超额募集资金的使用我们建议一旦对超额募集资金之前没有做计划,出现了超额募集之后,根据实际的超额募集资金的份额要做出相应的项目投资计划的规划书,进行充分的论证,再经过股东大会的表决,必须要分类的表决,不能大股东一股独大,所以需要合规的程序来决定超额募集资金的使用,还有对超额募集的资金使用不能轻易的去参与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上市公司作为实业资本,要把它投资到实业经济项目,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才比较高,否则股民买了上市公司的股票,结果你拿去买产品,还不如我自己直接去买产品。我买这个上市公司关键要让你通过你自己的高成长主业发展来获取经济增长的收益,结果你拿去买理财产品,还不如自己去买。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轻易的去发生改变,对于改变要充分论证,另外要加强他的透明度,加强他的披露,在指引里面明确提出了要对超额募集资金的使用投资明确对中介机构的责任,要细化披露,现在的中国独立董事保荐人本来是中介机构,但是目前的形式是他们这些根本就不独立,原因是目前中国股市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大股东说了算,大股东决定谁来当独立董事,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保荐人太过分,我可以重新找保荐人,本来是内部监督机制,如果你监督过分,我不让你当监视了,所以这样的机制就没法独立的约束上市公司的行为,约束大股东的行为,变相的去帮助大股东,导致了上市公司为所欲为,结果不独立,股民现在缺乏相应的司法维权机制,结果上市公司大股东说了算,使得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很多上市公司为题比较严重,另外又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机制,从而使得问题公司不断,除了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提高严格监管之外,对于上市公司的行为有待进一步的去约束,只有这样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才进一步会提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闲置募资理财当慎行 2012-12-25
· 农民增收后最好也别买股票 2012-12-24
· 美媒列出看跌明年美国经济10大理由 股市排首位 2012-12-21
· 增持承诺岂能“画饼充饥” 2012-12-21
· 中央重新解读“战略机遇期” 2012-12-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