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向内需服务业转型的关键支点
2012-11-22   作者:游石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城镇化”是当前资本市场讨论的热点话题。下半年以来,券商密集发布了“新型城镇化”的投资策略报告,一批与之相关的题材概念股表现活跃。那么“城镇化”是否真如券商所说的那样有潜力呢?笔者认为,对此话题的讨论必须分两个层面: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方向是什么;第二,城镇化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目前国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经济增长引擎须向内需消费切换,并且随着欧美市场疲弱,这种转型的压力也越发迫切。然而,过去我国长期以投资、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出口制造业超常规发展的产业策略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收入分配格局逐渐僵化,未能培育对消费有足够拉动力的中产阶级;二是产业升级中,高精尖为转型导向的民营中小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央企,很难有效吸收从传统制造业中转移出的庞大劳动力。社会就业的维稳压力又反过来使得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在低水平徘徊。在此情况下,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发展服务业是打破僵局的必然选择,特别对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属于不可贸易部门,具有调节收入和吸收就业的两重功能。美国服务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70%,目前中国仅43%,十二五规划提出目标是要达到47%,未来想象空间十分广阔。
  今年初,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从上海开始试点,目前扩大至北京、天津、浙江等11个省市,就是为了消除长期困扰服务业发展的重复征税问题。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除了自身资源禀赋之外,采取怎么样的财税和汇率政策也很重要,如1994年的税改后的生产型增值税以及汇改后的人民币贬值和银行结售汇机制,决定了过去十多年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路径,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经济向消费转型的步子已经迈出。
  但是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一个国家转型必定是渐进、缓慢的过程。期间如何保持经济惯性及维护就业市场稳定,将是重大考验,特别是过去我国GDP高增长下,积累起来的庞大过剩产能与债务问题又如何解决?这势必要求我们继续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与货币供应,否则企业大规模破产、债务危机、失业潮的风险难以承担。
  那么,城镇化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事实上,它正是两大任务的关键衔接,也是中国经济纵深发展的必然。稳增长还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但着力点不同于以往,而是聚焦在县域城镇以及广袤农村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如果把它和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战略联系起来,中国经济点线面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城镇化将经济活力注入每一个微小细胞,通过深度挖掘增长潜力,填补外需不足遗留下的空白,也为向内需服务业转型赢取时间。
  城镇化涉及两大核心,一是土地、二是金融。改革开放30年,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融入城市,但户籍制度关系上,却还拥有农村土地的经营承包权,当他们留守农村的父母逐渐老去丧失劳动能力时,“包产到户”制度实已名存实亡,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已迫在眉睫,其中的关键是土地权的确认与流转。可以设想,若未来农村土地可以像1998年城市房地产改革一样,资产定价与自由交易,大量农民一夜之间成为有产者,这将是我国利益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土地的合理流转,也将推动中国农业走向集中和高效。另外,城镇化还需要与之配套的金融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建设,从基础设施投资到产业园区引进,着力培育广大县域乡镇的持续发展和造血能力。总之,城镇化有望开辟城市之外的全新市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城镇化能否成为经济新引擎 2012-11-21
· 中西部城镇化应换挡提速 2012-11-15
· 城镇化:催生6亿中等收入群体 2012-11-12
· 李克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2-09-26
· 推进城镇化应把握好力度节奏 2012-09-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