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经济新引擎让7%增长更有效率
2012-11-20   作者:左晓蕾(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左晓蕾

  今年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目标以后,在仍然不安宁的国际大环境中,各方又开始对明年的增长形势的所谓“暖冬”还是“寒冬”的讨论。值此政府换届之际,推动“暖冬”的动力似乎更大。十八大诠释了新形势下的发展理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本质是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要按照规律谋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暖冬”是不正常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暖冬可能是不科学的发展方式所致,所以,更不应该违反规律地继续人为制造“暖冬”。自然界的规律已经证明,一个寒冷的冬天对病虫害和细菌有天然的杀伤作用,是来年风调雨顺的丰收的重要保证。有很多报道显示,各地规划了几十万亿投资已箭在弦上,只待新一届领导人的发令枪响,万箭齐发投资推动的“高增长”将势不可挡。实际上,在平稳的增长速度下,就能实现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按照经济规律科学发展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为持续增长奠定基础。按照合理的分析,笔者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在7.5%至8%之间,是合理的水平。
  首先,这样的增长水平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021年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番的目标相一致。经匡算,包括考虑可能的人口增长水平,未来9年的平均增速大概在7%左右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实现人均收入翻番的意义上,未来9年的增长在时间上前略高后略低,是符合规律的增长态势,而平稳增长是翻番目标的内涵之一。明年以及未来几年经济增长超过7%,在更大的基数上剩下的几年增长低于7%,实现翻番的目标的保证系数更大。
  其次,这样的经济增长水平也符合现阶段经济增长规律的潜在增长率。两会报告把政府引导性的增长速度下调至7.5%,不仅是个年度增长水平的变化,而是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规律性改变。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过去三十年平均9.8%的增长和近十年平均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和环境已改变。
  环视国际经济环境,危机期间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放缓,外需市场萎缩,必然制约中国的出口,过去两年中国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从最高3%下降到了负,今年秋季广交会欧洲以及发达经济体的订单显著减少。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之一,出口市场不振,经济增长相应减速就是必然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危机后,美国向全球借钱推动过度消费和增长的发展方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地改变,欧洲依靠借债和高赤字提高福利增加消费维持增长的模式显然不可能延续,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外需市场不可能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因为技术的原因,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加短期内未必能补偿发达经济体市场的减少。未来五年经济增长对外的依存度必然下降,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下降态势不会改变。
  从国内来看,低劳动力成本已成过去,由高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的高增长使包括石油煤炭土地等在内的其他要素投入的价格大幅增长。环保成本约束越来越大。据匡算,现阶段投入产出比应在2.5:1的水平上,在这样的规模递减效应下,短期推动更高的增长必然是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在没有形成投资消费的合理增长比例带来经济的良性循环之前,高投入带来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能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困扰。
  在国内外增长因素改变的大环境下,如没有技术进步以及制度性进步的突破,据全要素经济增长理论,现阶段潜在增长水平应低于前三十年和近十年的潜在增长水平。
  至于现阶段潜在增长水平的估算,因为今年前三季7.7%与三季度7.4%增长都没有大规模失业相伴。根据经济学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率的判断思路,笔者认为应在7%至8%的区间内。只要没有大规模失业,在这个区间的增长都是均衡、稳定的增长。因为技术进步和其他全要素增长因素的突破需要时间,短期内潜在增长率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明年经济增长估计也应稳定在这个水平附近。
  对于2013年经济增长率的分析,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能使全社会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认识和接受经济增长适度放缓的合理性,而不是简单从数字比较上对中国经济增速做出是否正常的判断。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下的增速,没有可比性。第二,不该人为推动过高的增长率,各地几十万亿的投资规划必须经过科学论证,盲目投资特别是印钞票支持的“投资”,可能会让中国经济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笔者在此还希望引伸一个观点:在潜在增长水平上也需要新引擎。充分利用“寒冬”的正面效应,突破增长瓶颈,培养新的增长亮点非常必要。换句话说,要让7%的增长更有效率,改变目前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状态,提升劳动生产率、优化配置资本是重中之重。按照十八大的规划,制度改革、新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创新都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驱动力和新增长引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改革将释放制度红利,对以内需特别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以符合产业发展规律推动的、以新兴产业为核心,以新层次上的传统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合理的新的产业结构,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创新发展推动劳动生产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将改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推动传统企业的升级和劳动力技能整体水平的提升,推动科技领域的企业不断发展,不断形成新层次上的竞争力。这些思想与我们的经济学的分析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完全一致。
  十八大梳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确立了按照规律科学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理念。中国经济将在这个理念下按照经济规律发展,人为推动高增长的“暖冬”不符合十八大精神。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美银美林: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创三年新高 2012-11-14
· 中国经济增长将趋于温和平稳 2012-11-13
· 中国经济“被第一”相当危险 2012-11-13
· 10月外贸同比增长7.3% 中国经济开始明显复苏 2012-11-12
·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美经济若衰退将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2012-11-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