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要驾驭货币与金融稳定将面临挑战
2012-11-12   作者:罗克关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央行的未来会怎样?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的回答很睿智——它们会很忙,因为人们现在希望央行同时维持货币和金融稳定。更有意思的是,自从沃尔夫的文章发表以来,全球央行行长们的工作节奏似乎都像上了发条一样,越来越快。
  上周五(11月9日),在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启动将满两个月之际,香港金管局总算通过问答的形式对市场的担忧进行了解读。面对市场认为热钱将卷土重来,借道香港而挺进内地的忧虑,香港金管局给出的数据可以说近乎保守——最近一轮净流入香港的资金只有约40亿美元,基本源自海外投资者增加香港资产配置。
  何以如此少量的资金流入,却要让香港金管局在过去两周内十度卖出港元,以确保港元兑美元不超过7.75的强方兑付保证线?金管局的解释非常直白,最近一轮港元升值的主要动力在于预期变化,因为QE3推出以来,美元汇率单方贬值成为趋势。出于避险考虑,香港存量的外汇资金大量选择兑换成港元,以规避汇率风险,继而导致港元升值。
  更直白地说,不是海外流入的资金在抢购港币,而是香港本地的外汇资金在买港元。不过,由于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其本身沉淀的各类离岸外汇资金相当可观,国际外汇市场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市场信心。而身为货币当局的香港金管局,显然有义务向市场解释这些问题,以稳定市场的信心。
  巧合的是,金管局面临的这一难题,内地央行在过去两年内也时常碰到。细心的读者可能还有印象,2011年底,中国外汇占款数据出现连续3个月负增长后,市场对“热钱”出逃产生了强烈的恐慌。然而,当时真的是“热钱”出逃吗?央行行长周小川2012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详述为何外汇占款呈现连降——主要原因也是受到外汇市场短期波动影响——因为欧债危机趋于恶化,美元在2011年9月份起开始大幅升值,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当年12月份。企业在香港持有美元有利可图,自然暂停结汇以求套利。结果却意外地让境内市场出现恐慌,认为资金看空内地经济,甚至进一步强化了“经济硬着陆”的悲观预期。
  老实说,在全球经济尚未形成高度一体化程度时,央行遇到的类似问题,或许不等市场有所反应,就已被历史遗忘。以2011年底市场一度惊恐的“热钱出逃”事件为例,由于央行外汇占款数据延后2个月更新,2011年9月份底在香港市场呈现的结汇意愿下降情况,在内地直到2011年12月份才为市场知悉。如果不是年底市场信心本来就黯淡,这一数据异动本应得到理性解读,不至于会导致市场波动如此剧烈。
  但显然,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将全球市场连为一体,同时次贷危机也令传统全球金融市场格局有所改变,未来金融市场出现波动的可能性,以及其传导性的强度都将越来越强。加上很多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从单一走向深化,央行在驾驭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这盘大棋之时无疑将遇到更多的挑战。
  马丁·沃尔夫对央行未来的工作难度显然有着充分的理解。因为肩负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金融体系的任何失败,问题最终都要交到央行手上。而新的问题,也会推动央行使用新的手段和新的方法。周小川的比喻很形象——传统上央行只管“水库大坝”,不管具体灌溉渠道。但是,非常时期这样的分工是否有效?显然值得商榷。
  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全球市场的重新调整和再平衡过程并未结束。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央行仍将很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严防国际热钱出逃正当其时 2008-11-07
· 周小川:对热钱保持高度警惕 2012-11-12
· 香港金管局:“热钱”入港说法不成立 2012-11-12
· 美元波动或引发热钱逆流 2012-11-09
· 热钱“阴霾”罩香江 美量化宽松乃祸首 2012-11-0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