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2012-11-05   作者:钱塘人(上海 学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10月份国内经济运行数据将在本周内渐次公布。上周五到周六,两个PMI数据已提前发布。
  制造业PMI为50.2%,重新站上了经济荣枯线(50%)上方,较上月环升0.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生产指数52.1%,升幅0.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50.4%,升幅0.6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标继续回落至43.8(该指数越小越好),环比大幅回落4.1个百分点,去库存化加速,说明市场需求在持续变暖;原材料库存指数也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企业开始采储原材料已备扩大生产之需,这都是企业家信心逐渐提升的积极信号。
  非制造业PMI指数55.5%,环升1.8个百分点。若作行业细分,经济回暖态势更显乐观,建筑业指数为60.2%,环升2.2个百分点,说明重大民生基础工程施工开始加速;服务业除航空业之外,其余分行业服务指数全部站上了荣枯线上方,平均已达54.4%,环升1.8个百分点;服务业活动预期指数则走高至63.4%,环升2.5个百分点,对未来经营预期持乐观看法的服务企业已逼近三分之二。
  鉴于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两类综合指数,其背后分别以二产和三产为依托,这等于说占国内经济总量近九成的二、三产业,其连续7个季度的下滑态势已被遏制,并重新步入小幅增长区间。这对业界、社会、政府和百姓,都是值得宽慰的好消息。
  此前笔者在多次撰文预析经济回暖的同时,曾数次提及一个基本看法:从四季度开始宏观经济虽将调头上行,但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中国经济再次出现以10年为长周期的两位数增长已无大的可能。以今年四季度作分水岭,中国经济增长已一脚步入另类常态发展阶段,笔者将其概括为“新常态”。不妨寻着以下要点作一据实思辨:
  其一,此轮连续7个季度的经济下行,受外需不足和经济结构内生性矛盾积累的双重影响所致,而且以后者的影响为主。就业与通胀两大指标的变化可以支撑这一判断。对比发现,受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一度剧烈减速,导致2000万农民工返乡、企业工资下降及长达半年的通缩。失业与通缩相伴,印证当时的经济运行远低于已然形成的增长潜力。因而,中央紧急出台4万亿元刺激政策总体看是得当的。
  但本轮经济下行与前一次减速形似实不似,一方面经济下行近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劳动用工依然趋紧且控通胀仍是今年首要任务。尤其是,全年就业计划在三季度末就以114%的数据提前一个季度超额完成,而且企业工资在经济下行时仍然只能保持刚性增长。这无疑进一步证明,以往主要依赖人口红利之粗放式发展确已走到尽头,以淘汰落后产能为主要特征的主动结构调整所导致的经济下行不可避免。
  其二,环境、资源、安全等一系列现实制约,对以往30年由市场开放和要素价格扭曲(譬如低工资)所共同托举的经济增长已构成日益严峻的实际约束。由于正在发育的新兴产业取代落后产能至少要有一个5到10年才能出现的“爆发周期”,在2011-2020年期间,中国经济必然也只能在8%左右的平稳增长区间内运行。而且“平稳增长”还须以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更为平衡的经济结构,更高的用工成本,更大的转型升级投入(指政策组合和财税扶持)作为外部支撑条件方有可能达致。故而,适应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已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
  其三,人们正期盼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在年底前公布,但是要看到,“收改”尤其是其中最关键的“提低”要落到实处,前提恰恰以结构调整作为根本要旨。如果结构调整不到位,企业利润提不上来,“提低”就形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李稻葵:经济增长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2012-11-05
· 经济增长模式决定收入分配格局 2012-11-02
· 法国总统表示将采取措施削减债务和促进经济增长 2012-10-30
· 美经济增长2%难阻市场悲观预期 2012-10-29
· 中国经济增长减速背后的大挑战 2012-10-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