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产业要守住文化底线
2012-10-29   作者:张玉玲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日前,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证监会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坚决制止乱建寺观和各种借教敛财行为,制止和纠正佛教寺庙、道教宫观“被承包”、“被上市”等现象,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寺观搞“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上市。
  这次十部门发布的意见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发展文化产业是有文化底线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上市、都可以包装。此举将刹住喧嚣一时的“寺庙上市”风,让几近上市的陕西法门寺景区“功亏一篑”,让少林寺、普陀山等地的上市计划止步。当然,更长远的是,宗教活动场所的未来发展有了定论和规范。
  在人们的心中,宗教场所本是清幽净地,然而近年来不少地方受经济利益驱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除了收取门票,还炒作“天价头炷香”等概念敛财;更有甚者,还加入资本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名头,以“上市圈钱”为目的,让宗教场所成为商业巨头谋利的工具。难怪有人感叹,连宗教场所这样的净地都不放过,“在中国,跑马圈地、资产上市套现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
  这样的过度商业化令人反感,也背离了寺观本身的宗旨,如果任由此风蔓延,经济、文化都将受到侵蚀,文化产业发展将偏离方向。“叫停寺庙上市”是顺应民意,是还寺庙道观一个清净,更是要纠正不择手段、过度商业化的不良风气。
  当前,“文化产业”已是一个大众词汇,有时也被人“妖魔化”,成为一些人“挂羊头卖狗肉”的挡箭牌和遮羞布——打着“文化产业”旗号进军佛门禁地、打着“文化产业”旗号进行房地产圈地、打着“文化产业”旗号套现补贴……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需要精心呵护,容不得如此误导和干扰,所以“叫停寺庙上市”这类指导意见十分必要,它将引导产业走上正确发展轨道。
  在当前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和辨别,文化建设有营利和不营利之分,有公益性和经营性之别,因此,既要承认文化的经济价值,鼓励合理的利润追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又要反对把利润追求当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莫言开发”要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 2012-10-24
· 前9月工行文化产业贷款增长36% 2012-10-23
· 文化产业春风正劲 2012-10-10
· 让特色文化产业助推农村发展 2012-09-27
· 建行湖南省分行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2012-08-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