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仍需重新定位
2012-10-29   作者:苏渝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一年前的10月29日,正在机场候机的笔者接到一家财经媒体打来的约稿电话——通过一组“致新任证监会主席的信”表达市场人士的期望。当时笔者即兴写的标题是:重新定位股市功能,改圈钱市为投资市。这组公开信在资本市场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这些来自各界的公开信几乎都提到了同一主题:重新定位股市功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过一年。一年来,新一届证监会频频挥拳,向证券市场的诸多弊端出击:打击内幕交易、证券期货犯罪,完善创业板主板退市制度,强制上市公司分红,降低交易成本,力挺蓝筹股,倡议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入市,放开QFII、规范重组借壳上市……大刀阔斧的改革得到了各方的赞许和肯定。
  然而,股市却没有与改革相向而行。郭树清履新前一天,上证综指收2473点,深证成指收10474点。一年后,上证综指下跌近500点,深成指下跌近2000点。A股没有因上述改革摆脱熊冠全球的尴尬境地。虽然我们不能用指数来评判新政,但一年来很多投资者亏损加大、信心丧尽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股市不买新政的账?或者说,新政为什么没能从根本上治愈股市的顽症呢?这就还得回到一年前公开信中提出的股市功能定位之上。
  中国股市从诞生那天起就先天不足,打造了一个重融资、轻回报的牢固框架,而新一届证监会的改革没有跳出这一框架。建立中国股市的意义在哪里?它到底该是为企业融资服务还是为投资者服务?两者之间孰重孰轻,如何找到平衡点?对于这些问题,在新一届证监会的改革措施中找不到正面、明确的答案。但这些问题是资本市场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融资与回报是股市的两大重要功能,过分重视融资功能而牺牲广大投资者利益,会导致市场最终丧失融资功能的恶果。所以笔者现在还是坚持认为:跳出原有框架,重新定位股市功能,使投资者的资产在股市中增值而不是缩水,才是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推荐阅读张化桥著作<避开股市的地雷> 2012-10-29
· [一钉看市]A股市场受制于五方面因素 2012-10-26
· 谁能避开股市的地雷? 2012-10-26
· “情系”融资的股市很难走向成熟 2012-10-25
· A股市场运行质量日趋改善 2012-10-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