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完全有理由再降准
2012-10-16   作者:钮文新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

 
  钮文新

  10月8日,“十一”之后第一个工作日,中国货币市场回购定盘利率继9月24日之前的冲高回落之后,再次出现上涨。伴随着这样的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0.98%,幅度接近单日涨幅限制——1%。市场利率的上涨和人民币的升值都说明:中国货币供给偏少。
  从央行逆回购的数量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据统计,10月份到期的逆回购金额高达6500亿元,加之9月底的季末效应使得银行拼命揽存,而这些新增存款在节后需要相应上缴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这都将导致商业银行资金吃紧。
  更为不利的消息是,随后有媒体称,商业银行普遍收紧个人消费信贷,无论是住房装修贷款,还是汽车消费贷款,利率大幅上升,一般上浮20%左右,最高达50%。
  与此相应,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一”长假后出版的《中国金融》杂志上指出,尽管过去10年中国金融业改革成就显著,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加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金融改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任务很重。
  我们可以发现:货币管理者的认知和整个金融市场的表现之间存在严重矛盾。为什么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加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条件之下,中国金融市场利率上升、人民币升值?难道这有利于“稳定经济”、有利于“拉动内需”?
  有分析认为,商业银行提高消费信贷利率的目的是:用提高利率对冲贷款数量减少给银行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作为利益主体,商业银行的选择也许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货币政策决策当局应当知道贷款减少以及它的经济危害。我们怎么可以允许在国家经济内外交困且还在恶化之时减少贷款、允许利率上涨及人民币升值?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市况,稍微懂一点宏观经济的人都很难理解。除非它被解释为“降准”前兆,但问题是,央行是否愿意向市场明确传达宽松(至少是“不紧”)的信息?我想,这无论对于扭转国人经济预期、稳住中国经济,还是扭转股市投资者预期都显得至关重要,央行不能再犹豫了。
  有些学者说,全球主要经济体滥发货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将加大中国通胀预期,所以央行在投放货币方面应当谨慎。三年来我们不断批评这样的观点。这无异于“别人生病、我们吃药”,是用“经济自杀”的方式,对抗物价,其结果将是“滞胀”——经济停滞、物价上涨。因为,紧缩货币强力压制内需,摧毁中国经济,但由于资源类商品的计价、结算货币过度扩张,资源品价格会刚性上涨,从成本端推高中国物价。
  我们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看到,有些所谓的经济学家通过引导社会公众的认知,把物价上涨的责任全部推给中国政府,完全无视发达国家滥发货币、从而导致制造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物价上涨的必然性,由此而绑架政府过度紧缩货币。今天我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了结果?难道我们还不该吸取教训?
  鉴于货币市场逆回购总量已远超4500亿元——“降准”0.5个百分点所释放的货币数量,且市场资金依然偏紧,央行完全有理由“降准”一次。不要怕给市场带去“过度宽松错觉”,只要央行有能力控制好货币总量,保持被动扩张节奏,那就应当有所作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资金压力倒逼降准预期重抬头 2012-10-09
· 6500亿逆回购本月到期 资金压力倒逼降准预期重抬头 2012-10-09
· 10月降准可能性不大 央行更亲睐短期措施 2012-10-09
· 史上最长假期央行按兵不动 10月降准预期仍强 2012-10-09
· 天量逆回购操作堪比降准 2012-09-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