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养老资源必须公平分配
2012-10-12   作者:任宇波  来源:大众日报
 
【字号
  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时代课题。在一些城市,原本承担“托底”作用的公办养老院,正在自主经营中慢慢变味儿:条件优越的养老资源被“特权”老人争相占用,而普通老人却因挤不进大门,晚景凄凉。(10月11日《北京晨报》)
  近期的养老话题让人沉重,从人社部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到曝出巨额的养老金缺口,再到现今“特权”老人占用优越养老资源,都揭示出“中国式养老”的不能承受之重。老龄化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正视的现实,但我国的情况也许更为严重。国家设置公办养老院的初衷,应该意在让迟暮之人都有一个颐养晚年的安身地,不论他们是富贵还是贫穷,不论是置身高位还是身处草根。然而,当“特权”侵入老人们本应受到公平对待的最后栖息地,找关系、打招呼“插队”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公办”就成了“特办”。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被分裂为两个养老阵营:特权一方安享晚年,弱势一方孤苦无依。生老病死,这一原本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共同命运,因特权的存在而处处充满着等级感。
  当然,拿掉特权、关系等一切社会性因素,让年龄与身体状况成为进入公办养老院的初始标准,无疑是最公平也最解气的做法。理性地看,如果一种资源的需求大于供给,必然产生稀缺性,并带来需求者之间的相互竞争与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拥有金钱便必定能够获取稀缺资源,其它一些隐形的因素,如特权、关系,却往往能成为决定稀缺资源归属的关键因子。养老机构的床位即是这样一种稀缺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公办养老院床位更容易被特权老人挤占的原因。那么,养老机构床位究竟稀缺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全国老龄办给出的数据,到2010年年底,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是266万张,平均每100位老人占有1.5张的床位,比例极低。而根据2011年国务院8月17日常务会议预期,“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迅速增加到16%。这表明,面对汹涌而来的老龄化浪潮,我国远远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杜绝“特权”挤占优势养老资源是不够的,还得增加供给,完善养老设施,这样才能纾解“中国式养老”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立足于建设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但社区养老院床位少、空间小、位置偏、护理缺,几乎成了社区养老院的通病;“银发产业”在发达国家兴起了多年,在我国仍是个新兴产业,有需求、有市场,然而盈利差,产业链不完善。改变老人们“公办进不去,民办进不起”的普遍生存样态,为养老提供更加多元、更加大众的选择,需要在养老产业和政策跟上形势。当然,探索健全的养老制度也是一个系统、渐进式的工程,需要在社保基金、社会保障措施、养老产业、养老公共服务、社会资源动员、保障民间资本进入与发展、配套的法律政策等方方面面层层推进,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根治特权挤占优势资源,应对老龄化大潮的来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谁把养老院变成特权机构 2012-10-15
· 养老院折射的“特权化生存” 2012-10-12
· 公办养老院要真正姓“公” 2012-10-12
· 消除“特权养老”需回到断裂的原点 2012-10-12
· 公办养老院变身 “特权院”角色错位 2012-10-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