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点破了,需要我们立什么?
2012-09-27   作者:陈宁远(上海独立财经观察人士)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2000点破了,对此应该说什么呢?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样的大白话,似乎有一点点对应。2000点时代的中国经济扑朔迷离,出口乏力,投资不振。最能反映经济活力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和股市一样低迷,今年8月只有49.2%,创下了9个月以来的新低。
  但股市取决于宏观经济,却未必和宏观经济的趋势保持一致,或者就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中国的A股尤其如此。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尤其是前五年。但那时中国A股有一轮长达5年的熊市。那时熬了5年,终于跌破市场心理的极限1000点;但同时也在市场的艰难之中,立起来一项重大的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改革破冰的艰难带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牛市的行情一直延续到2007年,两年A股涨了6倍。
  2009年以来,因应经济危机,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巨大。但中国股市显然和这个巨额的投资拉动不相干,除了2009年中国A股有过一轮从2008年底开始的不到9个月的升幅之外,中国A股乏善可陈,一直熊到现在跌破2000点,变成只有2009年的最高点3478点的60%,历史高点6124点更是遥不可及。
  这样的现实中,怎么看中国A股?它是那么地和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无关,也和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无关——投资拉动的结果里没有股市的上涨,一切投资政策的因素,如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都不能照亮股市。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我们只能说中国股市本身有了很大的问题,它造成中国股市不按任何股市可能的逻辑下跌。
  这个问题有的方面是很明显的,是众所周知的。比如涉及股市的制度方面的,像IPO发行就是典型一例。它的恶劣,就如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股权分离那样清楚,是中国股市丑陋不堪的重大缺陷。不改,中国股市没有希望。
  其他还有诸多结构性的问题。比如交易方式上的,信息披露上的;有的结构问题甚至还在极为摇摆之中退步,最为典型的是机构投资人资格的审批——除了外资,就得国资,民资想成立基金,难上加难。至今为止公募基金没有民营企业为实际控制人的。而发展迅速的私募证券信托产品,却为了开一个机构交易账户几经折磨,一会批,一会不批,一会说属于这个部门管,一会说应该那个部门管。市场如此低迷,鼓励人投资股票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设立这样无聊、无理和愚蠢的制度准入门槛,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2000点破了,当然就市场波动趋势分析,这不过反应为一条波动曲线上的一个点。它可能什么都不是,既不表示不会再跌,也不能从中看出马上就要涨了。但就其历史波动数据的比较而言,这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A股在历史的低位,在这个位置A股还会有多长时间,是难以有人预测的。甚至我们在2000点破了之后,就改变IPO发行制度,降低投资的门槛是否就会迎来一轮大牛市,如同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那样,我们也难以知道。
  但2000点破了,尽管客观上我们把它看成是市场的自然属性的表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规律,但这个结果肯定包含着市场心理重创,包含着绝大多数投资人对A股的不良预期。而这个不良预期和中国经济形势、经济政策那么无关,我们恐怕是要在2000点之破中,立一点什么来改变人心,改变人们对A股的实际看法了。
  但2000点破了,我们都应该立什么?这恐怕不太好全面回答。与其争论A股应该如何做,不如真做点什么,这可能相对容易不少——比如从改革IPO发行制度开始,比如允许民企发行公募基金,再如立刻开始放宽私募基金的管制。这三点不需要管理层做什么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就可以立即实现的。因为这是市场早已有之的东西,是拿来就能实施,实施后就会有一定效果的东西,而且是股市参与者都明白的、成熟到了已经完全格式化的东西。若这点勇气和实干都没有,什么养老金入市,什么强制分红,就都是假的了,因为这两项事务前者涉及国民财富分配,以及后者涉及股市交易对手之间的谈判,市场长期运行的利好,却对当下市场远水救不了近火。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股市表面企稳实则暗藏杀机 或将重回筑底主基调 2012-09-25
· 以正价值消化证券服务业过剩产能 2012-09-25
· 对大股东、高管套现再加一把锁 2012-09-25
· 股市保卫2000点 2012-09-24
· 股市企稳回升时间窗口即将打开 2012-09-2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