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液态奶正在侵蚀中国市场
2012-09-06   作者:宋亮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号
  近日有外媒报道,作为世界第六大食品公司的美国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已经确认将在中国推出酸奶品牌,他们的酸奶类产品布局新兴市场的第一站是中国。
  而在此之前,作为世界排名第六的乳品企业,新西兰恒天然集团除了加大在中国奶牛养殖投资外,近日也表示有计划在中国生产液态奶制品。
  事实上,近十年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开始转变,对安全、健康、高品质食品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国产品牌“近水楼台先得月”,自2006年伊利、蒙牛分别推出金典和特仑苏后,国内中高端液态奶市场蛋糕不断扩大,功能性酸奶、含乳饮料、高品质白奶等产品销售年均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两位数,国产品牌占据着高达90%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企业享受到高端产品带来的丰厚利润。而这一切也引起了外资投资中国液态奶市场的欲望。
  然而,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乳业的侵蚀已从奶粉快速转向液态奶市场。今年中国三大龙头乳企均爆出安全问题,作为国产品牌主阵地的液态奶,在华东、华南地区市场份额开始流失。
  近日,蒙牛发布2012年中报显示,上半年收入183.6亿元,同比下降1.2%;盈利6.447亿元,同比大降18.4%。光明也不断遭受安全问题侵扰,消费信誉下滑,加上新进入对手增加,企业在华东地区传统优势受到极大挑战。
  与此同时,外资“机会主义”势力抬头,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凭借其所谓的“高品质”也陆续蜂拥进来,这也让华东、华南地区液态奶市场的竞争达到白热化。
  2011年4月份,日本明治投资建厂,标志着外资正式进军中国液态奶市场。而近几年,德国的欧德堡、德亚,美国纯美,新西兰安佳、田园,法国金章、兰特等品牌陆续登陆中国市场,在一、二线城市部分超市以及网络店铺开始销售。
  笔者曾提到,与婴幼儿奶粉相比,外资进入中国液态奶市场有两个最主要的障碍,一是成熟的销售渠道。目前,外资新进入产品多以淘宝等网络、专(兼)营进口食品超市及专业食品店为主。实际上,随着网络购物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大批进口食品超市及专业食品店出现,让外资在华液态奶销售渠道障碍进一步弱化。
  二是本土化的奶源。近两年,一方面企业自建牧场步伐加快,特别是具有外资背景的恒天然、朝日均在华投资奶源,并都有打算继续扩大投资规模的意向,而雀巢等企业更是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增强对奶源控制;另一方面,专业化的牧场企业或者家庭牧场发展很快。这都让外资在华有机会获得稳定优质的奶源。
  在此背景下,外资大举进入势在必行。同时,与乳业发达国家比,国内乳业加工企业仍在加工、包装等技术,食品安全标准,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再加上国内企业目前还处在食品安全危机的风口浪尖,因此,外资企业竞争优势将会非常明显。
  长期来看,中国高品质液态奶未来消费前景非常可观。对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国产品牌来说,竞争不仅仅是来自内部,未来在中高端液态奶市场上将要共同面对外资品牌竞争。对企业而言,当前首要任务就是,杜绝内部打恶意价格战以及相互诋毁行为,围绕安全、品质打好基础,在确保产品安全基础上,提升品质,根除居民对国产液态奶消费安全顾虑,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伊利蒙牛排名倒数 2011-09-04
· 蒙牛“落户”鹤城打造液态奶基地 2011-06-01
· 消费者对液态奶满意度降低 2010-08-18
· 北京三元液态奶销量总体平稳短期或有影响 2009-03-05
· 新生产主要品种液态奶三聚氰胺含量合格 2008-11-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