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又一个“差不多先生”
2012-08-28   作者:韩哲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
  据媒体报道,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上周六(8月25日)表示,中国乳企生产硬件配备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他指出,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折算下来是抽查了几十万个指标,没有一个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如果光明乳业老总去K歌,必点歌曲应是《太委屈》。不过,舆论对此大多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而稍早前,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上称,“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消费者之间不仅有质量上的鸿沟,也有认识上的鸿沟。可以说,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商品、服务品质方面的需求,与企业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
  在近些年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中,国内乳企总是众矢之的,仿佛隔三差五不搞出一些动静来,就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似的。这样的印象之下,突然光明乳企的老总来了一个反潮流,说自己如何如何先进,说自己屹立于数千次的抽查而依然亭亭玉立,整个儿就是乳企中的战斗机。然而,如果不是消费者太健忘的话,就是光明乳业又在调皮了。在6月底,光明乳业陷入“烧碱门”,清洗用食品级碱水渗入优倍牛奶,时隔一月,光明乳业两批次产品被查出菌落总数超标,实实在在地跌进“质量门”。
  在一个声誉严重受损的行业里,作为一个无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企业,对数千次抽查的抱怨并没有得到公众的同情,相反,认为企业矫情的占据了大多数。在多年以前,很多企业获得了国家免检的声誉,但这样的声誉企业自己并不珍惜,待到把声誉搞砸了还口出怨言,好像是消费者欠企业一个说法。这种抱怨,其实反映了光明等企业并没有从观念上树立质量上的洁癖意识,其潜意识里传递出的信息正如胡适在1919年写的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凡事若都差不多,人人若都差不多,这个国家也就只能是懒人国了。
  我相信,如果国内乳业不是出了一连串的质量安全问题,政府的抽查也不会动辄就以数千记。而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政府成本的上升(这也意味着纳税人负担加剧),同样也是企业成本的上升(存在着检验费)。这些其实都是交易费用。在1991年,科斯在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说道:“谈判要进行,契约要签订,监督要实行,解决纠纷的安排要设立等等,都是交易费用。”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更是进一步指出,交易费用,它在一般意义上妨碍了市场的形成,而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则完全阻碍了市场的形成。交易费用的不断上升,将导致市场的失灵和崩溃。信用,如同健康,只有在它亮红灯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其有多么的重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欧最大乳企22亿港元入股蒙牛 成第二大战略股东 2012-06-16
· 卫生部回应乳企绑架国标:企业参与起草未审评 2011-12-04
· 乳企否认绑架乳品新国标制订 称仅是最初讨论稿 2011-11-29
· 泰山投资:3000万美元战略入股乳企华夏畜牧 2011-07-15
· 乳企沉默以对新国标之争 网友称被逼买进口奶粉 2011-06-2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