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须形成多方参与格局
2012-08-28   作者:缪青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在热播的专题节目《明天我们如何养老》,以广阔的视野、细腻的观察、富有建设性的讨论聚焦养老服务,对于厘清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方式的关键问题有很大助益。笔者认为,老龄问题专家当借央视之东风,将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讨论引向深入。
  人到老年最担心的是什么?不外是行动不便、视听和认知能力衰退,以及养老照顾问题。因此,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关键,在于解决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和长期照护问题。
  比较多种养老方式,由于成本高、缺乏邻里氛围等因素,那种上千张床位的大型养老院模式现在已不再受到青睐。而社区照顾由于提供了就近护理、日托、全托以及居家照顾等多功能服务,更受老年人欢迎,应是未来社会化养老的主流。近年来,发达国家一直力推多功能的社区照顾模式。
  鉴于国内的社区照顾尚在起步阶段,资金短缺、场地限制以及缺乏专业人员等困难比较多,“社区能养老吗”成为人们普遍的疑虑。而这一疑虑恰恰反映了目前我们对社区照顾的认识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例如,谈论老年照顾,只强调机构养老的床位数和公共财政负担的一面,而看不到搞好社区照顾是扩大内需的机遇,看不到照顾需求所蕴含的市场和就业潜力。这一认识的滞后,也反映了社会工作、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在老龄问题研究上介入不足。
  笔者认为,搞好社区养老要有顶层设计的视野,关注行政、医疗和社区资源的整合,在协调福利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同时,形成政府、社区和企业多方参与的格局。
  就政府而言,高质量的公共政策离不开高水平的老龄研究,应当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一批老年研究中心,在多学科研究和老龄产业开发的结合上下功夫。要重视养老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在推进护理保险制度的同时,加大对社区照顾相关从业者的政策优惠,例如对日间照料和托养的服务实施补贴制度等。
  就社区而言,中国社区的居委会建制已为整合养老福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社区养老需要在政府和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进行制度创新,搞好养老服务项目的准入、评估和监督,将社区福利资源的利用和老龄产业的开发集合起来。
  国外企业在投入社区照顾、展开连锁经营方面已有充足经验,现在,国内社区和企业的合作也开始了有成效的探索。例如,北京已有社区开办了爱老家园,委托养老服务公司经营,其服务内容包括:托老服务、老年饭桌和送餐服务、上门护理和养生服务等。目前,这一爱老家园用于护理失能老人的床位数已达到总量的60%,远高于一般养老院的比例,切实满足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由此看来,展开连锁经营的探索,延伸养老服务的产业链——中国企业在开发服务流程和培育规范的养老消费市场方面大有作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保险人语]以商业保险推动社区养老建设 2010-03-05
· 天津市600万元财政补贴援建社区养老设施 2008-10-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