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监管的“影子银行”必酿祸端
2012-08-27   作者:陈志龙  来源:国际金融报
 
【字号
  “最多最乱的时候省内有一两千家家民营担保机构,去年6月底,淘汰到900家以内。而最近,又有80多家机构被摘牌。担保公司‘野蛮生长’,只管生,不管养,已让这个行业成为一种影子银行,成为高危‘雷区’。”日前,一家大型银行负责担保业务准入的负责人告诉笔者。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民营资本以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为名,纷纷进入担保业,一时间到处办担保公司,受利益驱动,少数担保机构异化为高利贷平台。在一些金融总量不大的中小城市,高峰时冒出数百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小贷公司。其共同的路径是前店后厂,设“理财中心”,以高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再放贷,高进高出牟取暴利。而在这个过程中,灰色金融与正规金融体系相互交织,瓜田李下,导致“影子银行”引发的案件频发。
  担保业滋生出高风险,往往“砸一赔百”——一笔做砸,百笔白做;做砸两笔,本钱赔光。今年以来,许多名噪一时的大型担保机构陆续触礁沉没:注册资本7.6亿元之巨的民营担保巨头广东华鼎,担保金额140多亿元,如今泥牛入潭,四处奔走求助无果。北京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也因盲目扩张,留下数十亿巨额窟窿后陷入破产重组,多家银行受到重创。来自河南、浙江等多省的信息显示,近年民营担保行业大跃进的地区,都在“还债”。
  融资性担保因其高杠杆而带有准金融属性,它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发展太快,难免泥沙俱下,准入资格、股东构成、人员背景把关不严,如果受利益驱动而卷入民间集资和放贷,加上有效监管缺失,更加剧了行业风险。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出问题的公司有两大“硬伤”,一是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资本金虚假注册情况普遍存在,股东抽走资本金情况严重,银行代偿风险剧增。二是业务“异化”,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容易导致风险集中爆发。
  去年以来,央行和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对与担保业务、小贷公司的业务进行全面风险排查。多家大银行已无限期停止与民营担保机构的合作,少量中小银行也将准入条件提得更为苛刻,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加剧了担保公司的失血,这对风雨飘摇中的民营担保业更是沉重一击。鉴于担保业案件高发,引发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增大,许多地方政府也主动排雷,摸清风险系数、堵塞风险漏洞、排除风险隐患,切实防范并及时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实际上,现存的担保机构基本处于维持状态。
  担保业的乱象横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缺失,经营者盲目贪大,导致忽视风险管控。从一系列已经发生的案件看,担保业的混乱加剧了灰色金融猖獗,不仅使实体经济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也累积着极大的金融和社会风险。
  担保业逐利的原始属性如果不受约束,滋生的“影子银行”恶性膨胀,放纵不受监管的结果风险巨大。虽然担保业刚经过一轮清理,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担保业风险敞口的暴露还会持续。如何从前一轮野蛮生长中吸取教训,通过严厉治理行业积弊,加大对违规经营的惩戒打击力度,特别是完善有效监管体系,值得相关职能部门思考。比如,需要审批部门严把行业准入关,对良莠不齐或有前科劣迹的担保机构,要严格审查股东资质,对其真实财务状况和担保能力作出严格审查。而相关银行在付出惨痛代价后,也应吸取教训,通过建立有效的互通信息平台,共享行业数据和敏感信息,严防潜在的风险传导和损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揭开"影子银行"的四张"画皮" 2011-11-04
· 谨防“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 2011-10-24
· 影子银行体系未来将走向收缩 2011-10-21
· [金融大家谈]“影子银行”监管:风险与效率如何平衡? 2011-08-25
· "影子银行"监管风险与效率如何平衡 2011-08-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