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车难打”想到的
2012-08-22   作者:陶健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从8月16日起,上海交通、公安等部门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主要针对“克隆出租车”及“黑车”非法客运。一周以来,整治效果颇为明显,尤其是在整治克隆出租车方面,由于借鉴了交警部门设点查酒驾的方式,执法部门在短短3个小时中共查处9辆 “李鬼出租车”。但是,执法行动在整治黑车中却遭遇了尴尬,绝大部分乘客都拒绝配合执法人员调查指证,使黑车整治难度大大增加。
  执法部门公布了一个案例:8月17日晚间,黄浦交警在外滩地区拦下一辆牌号为“鲁QHU928”的箱式面包车,市交通执法总队执法人员请求车内两位乘客接受询问,乘客却不愿意配合执法直接离去。随后,驾驶员一会说是自家亲戚,一会说车内没有人,就是不承认非法客运事实,致使执法调查陷入困境。为此,执法人员在慨叹“黑车难打”之余,提醒市民“请拒绝乘坐非法客运车辆,如遇执法人员检查,请配合如实讲述事情经过”。
  乍看这一“提醒”,似乎合情合理,但仔细一想,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黑车司机一般只是招徕乘客,不会强迫乘客乘坐;乘客通常也都是具有正常判断力的成年人,明知是黑车还选择乘坐,肯定是出于自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乘客不配合执法检查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自愿选择了乘坐黑车,如果一转身又去指证黑车,与“倒钩”有何区别?这正是“黑车难打”的原因所在。
  说到这里,又有一个新问题冒了出来:既然乘车的都是具有正常判断力的成年人,为什么明知是黑车还选择乘坐?因为黑车便宜?不见得。有些黑车司机漫天要价,远比出租车贵。因为黑车舒服?未必。不少黑车都是二手买来的旧车、报废车,连安全都谈不上。那么,最后只有一个解释:乘客没得选择,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只有黑车。这就涉及到了城市公共交通供应的问题。也就是说,的确存在公共交通覆盖不到的缝隙市场,让黑车“钻了空子”。如果优化交通组织管理,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交服务,还有谁会乘坐又贵又破的黑车呢?
  话题回到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一个月的联合突击整治效果肯定明显,至少在这一个月内,黑车、克隆出租车都要避其锋芒。但笔者担心,解决了堵的问题,疏的问题不解决,黑车死灰复燃是迟早之事。这已经被无数次的集中整治行动所证明了。笔者不是说不需要集中整治,相反,这样的整治越多越好、越严越好。但是,在整治的同时,有关部门还需要多考虑群众的出行需求,只有市场饱和了,黑车才无生存空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报废出租车变“克隆黑车” 2011-11-25
· "一条龙"服务:报废出租车变"克隆黑车" 2011-11-25
· 治黑车,“穴位”不在罚乘客 2011-01-21
· 疏导“黑车市场”也应考虑相关群体的生计问题 2010-11-11
· 疏导“黑车”应顾及相关群体生计 2010-11-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