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发展新兴产业 当汲取光伏泡沫教训
2012-08-16   作者:安邦咨询供稿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7月9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提供明确指引,在中国国情下,预料地方政府将按图索骥,把规划当成招商引资的目录。事实上,已经有些地方开始这样做了。
  据媒体报道,四川省2012年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评审工作日前告一段落。经四川省工业化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包括“大飞机航空模锻件规模化生产线建设项目”、“超导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等在内的首批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将有望获得总计20亿元财政资金的支持。
  地方政府在招揽新兴产业投资时,采取财政专项资金的方式予以支持,这是各地引进新兴产业时的共同做法。在早期,这种做法所投入的金额可能并不会很大,但随着各地支持新兴产业的力度加强以及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不难推想,资源也将越来越多地向新兴产业倾斜,甚至像往常那般,出现一窝蜂投新兴产业项目的情况。从历史上看,这种一窝蜂的做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常态。在地方政府推波助澜下,钢铁、光伏、风电等重点投资领域,都曾出现过一窝蜂似的投资热潮,部分地方与企业也的确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但这种一窝蜂似的投资,在经济周期低谷时,便很可能转化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形成进退两难的局面。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将注定为一窝蜂似的投资买单。
  事实上,以产业政策为轴、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模式,可能并不适用于发展技术路径不确定、创新风险较高的新兴产业。地方政府并不了解新兴产业所蕴含的风险,再说,公共财政本来就不适合从事高风险投资,这更多是市场,是风险投资所从事的领域。以政府力量扶持新兴产业,规模小时可能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一旦上了规模,风险便逐渐难以控制。在这一点上,新余市政府在赛维上所经历的教训,应当被各地方政府牢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政府资源总量有限,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有可能对原主导产业形成挤出效应。我们认为,中国的产业政策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支持新兴产业。不是说不应该支持新兴产业,而是说更应该重视地区性主导产业。通常而言,一个地区的产业体系,总存在几个主导和支柱产业,它们构成当地经济的脊梁,如果它们出了问题,整个经济趴下了,也就无力做其他事情了。不过,现在某些地方出现了盲目追逐时髦概念的现象,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前途不明确的“新兴产业”,而偏废了原有的产业。这种赌博似的行为相当的危险。
  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有些新兴产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企业与地方政府就拼命往这些概念上套,这等于鼓励经济往畸形的方向上走。一旦出事了,也就来不及了。故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需要在事前打一剂预防针。我们不否认战略新兴产业是中央规划的重点,但这更多是企业的事情——企业需要通过承担风险、大胆创新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依照目录,加以引导即可,千万不能把自己想象成风投,更不能一窝蜂似地扎进去。这个边界,需要认真坚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战略性新兴产业风头正劲 2012-08-14
·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2-08-14
· 中国新兴产业的投资之道 2012-08-14
· 跨国资本布局中西部新兴产业 2012-08-14
· 转变发展方式悄然提速 战略性新兴产业风头正劲 2012-08-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