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股为何成为烂臭股
2012-08-10   作者:张健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7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跌到2103点。2132点的所谓“钻石点”,轻易攻破,且有越钻越低之势“只有更低,没有最低”成为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2100点穿破几无悬念,2000点能否保住,谁也不敢断言。
  这就是中国股市。当我们看到,经济处于“水深火热”的美国、欧洲——不时还有国人大言不惭地要中国去帮人家一把——股市走势大致平稳,股民的利益并未太受损,甚至还会有所得。请看美国道琼斯指数,比最严重的2008年金融海啸前,没跌多少,到发稿时,道指又冲过了13100点。欧洲主要股市,跌幅也都有限,个个比我们的股市强得多。我们的股市,外围市场跌的时候我们肯定跌,且跌幅一定更深;外围市场涨的时候我们罕见能涨,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跌!
  股市走成这副模样,不是单纯能用经济走势不明、中国增速降低、主要产业过剩严重之类的技术性原因来解释的。这一定是根本性的制度安排出了问题,一定是基本政策取向出了问题,一定是宏观经济走势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出了问题。看一看蓝筹股,便可知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运行猫腻何在。
  据媒体报道,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等10家公司在最近五年中共计蒸发市值逾12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的十大财富毁灭机器。这些被称为A股市场“十大财富毁灭机器”的10家公司,其实也就是A股市场的所谓“10大蓝筹股公司”。按照常理,蓝筹股是股市的基石,也是股市的投资价值所在。尤其是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以来,一直推崇蓝筹股,鼓励投资者积极投资蓝筹股。
  确实,蓝筹股本应是股市稳定的“定海神针”,是股市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但是,其在中国股市所起作用正好相反——天下未乱蓝筹先乱,大盘未跌蓝筹先跌,以至于股民对蓝筹股信心全失,敬而远之。甚至,两桶油一涨,股民仓皇割肉;两桶油一跌,股民唯恐逃之不及。大盘蓝筹股到这个份上,没有理由不被骂成“烂臭股”。
  回过头来看,这些超级大盘股、垄断型企业该不该上市,应该怎样上市,都是值得商榷的。垄断性国企,依靠非市场力量获取市场份额和巨额垄断利润,其效率高吗?其可持续性强吗?其市场竞争力如何?
  应该怎样上市才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至少,我们看到的结果不令人满意。如中石油发行价16.70元,是中石油H股发行价的12倍以上。因此,尽管中石油每年的分红都还丰厚,但相对于其高发行价而言,就难有投资价值了。而其上市时的48.60元开盘价,就更加没有投资价值了。现如今,中国石油股价9元,只是当年开盘价的零头——有人戏称,按现在的分红速度,投资中国石油大约100年才能收回本钱!投资价值何在?让我选你、爱你怎么可能?
  不仅如此,蓝筹公司同样存在业绩变脸问题。如同属于“十大财富毁灭机器”的中国铝业与中国远洋两家公司,就是业绩变脸的典型。如今两家公司的股票较最高价跌幅均高达九成以上。还有大盘蓝筹股的圈钱问题,同样也是加剧股价下跌的重要因素,如中国平安的巨额融资案,是上次大熊市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说到底,股市的设立应有一个基本取向,是以融资者、圈钱者为本,还是以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为本?欧美股市在经济困难之时,股民利益未见大损失,甚至还有所斩获,根本问题是政府和监管部门慎重考虑这个大群体的利益,不惜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股市的相对稳定,而我们这里,为国企解困大把撒钱,为这种企业那种企业排忧解难,为这个理由那个理由圈钱再融资——唯独没有人想着股民利益,想着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证监会:蓝筹股已具较高投资价值 2012-08-01
· 张炜:限“炒差”能使蓝筹股受益多少 2012-07-31
· 限“炒差”能使蓝筹股受益多少 2012-07-31
· 国家队挺蓝筹 财政部等拟298亿高于市价参与交行定增 2012-07-30
· A股蓝筹三策略“换购”H股ETF 2012-07-2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