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垄断让央企放弃规模至上
2012-08-09   作者:韩哲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
  当央企开始吐苦水的时候,这也许是一个好事情。
  “以扩大规模为目的的投资必须停止。”据媒体报道,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再次对目前央企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预警,同时提出企业应该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强化投资并购管理,所有投资必须转向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商业模式的升级。
  规模,是央企的优势,也是核心竞争力。因为央企可以从国有银行中获取大量廉价资金,同时也是因为对于只有有限任期的央企领导人而言,扩大资产规模远远要比提高创新能力更容易。扩大资产规模导致的发展心态,就是求大,铺摊子,都是大胃王,至于好不好消化,就先放在一边。
  对于央企,公众的印象并不佳,原因在于国家给央企的政策资源是如此的丰厚,其对社会的回报却并不能够令人满意。很多时候,是央企沾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光,而不是相反。大环境让央企过得太舒服,做大做强也变成了扩大规模的“一招鲜”,其结果就是公司越来越庞大,代理链条越来越长,各种500强榜单上越来越露脸,但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的升级,大多是跟着别人跑,能引领风骚的创新却不多。
  央企可以做得更好,但这只能是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取得,央企可以变得更让人尊敬,但这只能是创新和服务,而不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央企并不必然只是“三桶油”的单向度思维模式,靠左一个右一个的红头文件将自己的垄断地位牢牢树立,央企也可以是淡马锡这样的模式,身为新加坡的央企,资金雄厚,职工庞大,但坚持用市场的办法来发展壮大公司,站在市场的维度来做出决策。
  央企靠扩大规模以发展的模式迟早要反噬其发展,因为央企大多是具有生产要素上游的企业,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有买单者,如果买单者渐渐萎缩,那么再强势的央企,恐怕也可以看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影子。实体经济是央企的生命线,而当前中国的实体经济尽管仍在发展壮大,但是中小企业做实业难的抱怨已是屡见报端。如果集中于终端消费品制造的中小企业越来越赚不到钱,位于上游的央企大概日子也会越来越难过。困境虽然往往会产生倒逼作用,但央企却可能伸手讨要更多的特权和优惠政策,反而进一步挤压下游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因此,中国经济未来真正的健康发展,在于央企和中小企业的双赢,在于破除垄断,对中小企业扩大市场空间,去发现更多的投资机会,而央企只有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之下,才会放弃扩大规模,扩大投资的单向度思维,而加大在创新方面的投入。我们希望,国资委的预警,不仅仅只是当前经济放缓下的应急措施,而应是放在长期转型的背景下的战略举措。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国有资本预算支出重点支持文化央企 2012-08-07
· 国资委预警央企将度寒冬 纯规模扩张需停止 2012-08-07
· 调控加码 央企频频“逆势”拿地 2012-08-01
· 7月央企加速回归土地市场 信达地产8.9亿上海拿地 2012-07-30
· 46家中央企业获国资委2011年度业绩考核A级 2012-07-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