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货币宽松政策遏制通缩苗头
2012-07-27   作者:王军(中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现在来看,之前市场一致预期的二季度经济可能见底,可能还是过于乐观了,不仅如此,甚至还很难说三季度就一定能真正见底。下半年“稳增长”的任务委实艰巨。
  在笔者看来,其实比GDP增速更应关注的,是6月的PMI、CPI、PPI、工业增加值、国企利润及进口数据的快速滑落。所有的数据都鲜明无误地指向一个事实:三大需求疲弱格局没有改变,经济增速惯性下滑态势还没有稳住。
  严峻的数字再次给本已低迷已久的沪深股市重重一击。前天,上证指数盘中击穿所谓的“钻石底”,昨天收市更创下了三年多来的新低,沪深300市盈率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正所谓:“股市七月阴气寒,重云低湿天漫漫”。
  尽管对于中国是否已经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通缩,尚存争议,但通缩预期的加重和担忧,已在学界引起极大关注和广泛争论。即使CPI仍然为正,但随着欧美经济下滑使得输入型通胀压力减轻、资金外流趋势已持续数月、国内经济增长疲软导致总需求下滑、资产价格持续缩水、房地产调控总体依然从紧、长期投资增速下降明显、长期信贷需求疲弱、M2增速仍低于既定目标、微观经济层面企业资金困难、利润明显持续下降等现象的加剧,毋庸置疑的是,通缩苗头开始显现,通缩预期不断加大。
  可以推断,若下半年GDP增速仍不能有较为显著的回升,通缩态势很有可能从预期变为现实。因此,如果宏观经济政策能逆周期操作,继续适度放松,经济会企稳并温和回升;如果政策依旧彷徨迟疑,止步不前,经济很可能出现继续失速,让前期预调微调的政策效果前功尽弃。
  从4月开始,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发挥效果,但从6月数据看,经济反弹并不明显。当下,要改变市场的通缩预期,有效应对经济增速继续下滑,笔者以为,一定要以果断措施坚决遏制通货紧缩的苗头,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力度,而不应仅限于“预调微调”的范畴。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通货紧缩要比通货膨胀的危害要大,治理起来难度也更大。
  鉴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随着物价水平的持续回落,货币政策已有了更大的放松空间,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继续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进行逆周期的调整。
  今年以来央行已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降息,货币政策事实上已偏向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一种短期政策,理应着眼于经济增速不断下滑且暂时难以遏制的严峻现实,相机抉择、及时调节。
  目前,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面临着价格和供应两方面的难题:一方面,资金成本过高,即利率水平过高;另一方面,资金供应不足,即银行体系受制于存贷比要求、信贷总量控制和出于回避风险考虑而惜贷。为此,只有同时从降低资金成本、增强可获得性两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进而对消费和投资产生刺激作用。
  在当前银行间市场资金总体仍然偏紧以及外汇占款增速降低的背景下,建议近期央行可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调整包括存贷比在内的监管比例,例如可将部分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核算,以解除银行体系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的约束,扩大银行的放贷能力,缓解当前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需求。
  信贷政策应积极配合各项稳增长、稳投资措施,继续“定向宽松”并适度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重点对基础设施、民生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支持在建、续建和重点项目。引入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如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制度,不断完善对有资质、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满足其正常资金需求。此外,根据具体情况,亦可考虑适当放松对中小户型、首套住房或改善性需求为主的房地产贷款的限制,以发挥稳定房地产市场投资在稳增长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当然,从根本上讲,要实现“稳增长”目标,除了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外,财政政策也应更加积极,还需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并把稳增长、调结构与各项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以增强经济发展的持久活力和不竭动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全球接力货币宽松 巴西韩国或降息 2012-07-09
· 经济增速放缓引多国降息 全球或迎货币宽松浪潮 2012-06-25
· 货币宽松与地方微调推手 2012-06-22
· 澳大利亚货币宽松空间足够大 2012-06-01
· IMF:亚洲货币宽松切忌用力过猛 2012-04-2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