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债务国的博弈
2012-07-23   作者:许凯(国际金融观察助理总编辑)  来源:国际金融观察
 
【字号
  “再回到欧洲的德国和德国的欧洲上,这两个表面纠结的问题,潜藏的是以德国为首的债权国和以希腊、西班牙等为首的债务国这对矛盾体的博弈。博弈的既是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国家地位,更是欧元区经济甚至欧洲的未来。”
  当地时间7月20日,欧元区17国财长开了个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向西班牙银行业提供总额不超过1000亿欧元的救助贷款。作为附加条件,西班牙必须对金融业进行改革,包括银行深度重组。尽管当天IMF总裁拉加德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市场仍冷颜相对,当天西班牙股市下挫5.8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攀升至7%以上,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受此影响,美股低开低走,三大股指普跌。
  更激烈的反应在西班牙国内,为抗议首相拉霍伊650亿欧元的新一轮紧缩计划,西班牙民众组织大规模罢工和游行,并与警方发生冲突。与西班牙同样强烈反应的是德国,德国议会以多数票赞成通过了对西班牙的救助计划,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却宣布暂时“叫停”欧洲稳定机制和欧盟财政契约,将于9月12日对其是否违宪的指控作出裁决。
  上述看似奇怪的描述,正是当前欧洲的现实:西班牙与欧洲的问题,简化为与德国的问题。作为欧元区债权国当仁不让的代表的德国,再一次被推到欧洲历史进程的前台。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德国是欧洲的德国,还是欧洲是德国的欧洲,这两个绕口却又不失恰切的问题又一次困扰着德国乃至欧元区各国。只不过,这次是从经济切入。
  先说欧洲的德国。在这波欧债危机爆发并进一步蔓延后,经济近乎一枝独秀的德国,成为新欧洲能否度过危机并复兴的希望。欧洲各国,尤其是债务国,切实把德国当成了欧洲的德国,寄望德国拿出更多的资源救危扶困,指望德国成为各项救助计划落实的主导力量。欧盟乃至欧洲各国的潜台词是,德国是欧洲的德国,理应为欧洲走出危机做更多努力和贡献。
  再说德国的欧洲。尽管德国没有任何政要公开给欧洲贴上德国的标签,但事实上德国却在以自己的行为方式为新欧洲贴标签。这次危机爆发后,德国经历了从“不救助”到“有条件救助”的态度转变。德国意识到,任由欧债蔓延而无动于衷,可能会加速欧洲尤其是欧元区的分裂,这不利于欧洲的大局,也不利于德国的国家利益。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德国把立场修正为有条件救助(欧盟和欧央行也持这一立场),上月末的欧盟峰会上获得德国支持的方案就把加强对各国银行业的监管作为救助的前提。根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欧洲学会会长裘元伦的总结,德国的立场就有如下几点:主张私人投资者参与救助;反对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建议实行金融交易税;倡导加强欧元区中长期经济治理,甚至建立欧元区经济政府。就有条件救助来说,顶着国内外双重压力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本次财长会议前就警告说,“如果其他国家不付出努力,欧洲不会实现团结,除非我们能真正地对财政实行控制,否则德国不会承担更多债务”。
  默克尔的这番警告,既是缓解国内压力之举,也是在试图增强德国的影响力。再回到欧洲的德国和德国的欧洲上,这两个表面纠结的问题,潜藏的是以德国为首的债权国和以希腊、西班牙等为首的债务国这对矛盾体的博弈。博弈的既是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国家地位,更是欧元区经济甚至欧洲的未来。
  回到欧债。欧债爆发的根源,还要追溯到欧洲不少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上。在全球化的制度设计中,欧洲不少国家依托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和高福利,来实现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这样的结果是,不少国家在靠金融优势获得高额收益的同时,却逐渐在不少行业失去了经济竞争力。终于,在低增长和高福利的双重挤压下,债务危机爆发,并逐渐蔓延。而这其中,德国是个为数不多的特例:德国实行的是比较成功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注重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核心竞争力强,经济增长稳定,并且,德国很好地解决了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平衡。
  鉴于此,笔者认同默克尔提出的要救助先控制财政,并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说法,因为这既有利于解决欧债危机,也符合欧洲的长远利益。一个统一的欧洲符合欧洲的利益,能借机将德国模式推至欧洲更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德国和欧洲各国都需要更长远的眼光。当然,首要的前提是,如何“安抚”好自家那些“短视”的选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德国公布6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 2012-07-20
· 德国叫停化解欧债危机两大举措 2012-07-20
· 德国联邦议院批准西班牙银行救助方案 2012-07-20
· 德国公布7月份ZEW经济景气指数 2012-07-17
· 德国宪法法院9月宣布对ESM和财政协定的裁决结果 2012-07-1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