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不能仅止于“公开”
2012-07-20   作者:晏扬  来源:海峡都市报
 
【字号
  从昨日(7月19日)起,中央部门集中公布2011年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等有关数据。这也是中央部门首次公开行政经费数据,各部门人员工资、办公楼运营费用总体情况也向公众揭开面纱。
  这照例引来网民如潮的评议,从中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某部门三公经费受关注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公布时间的早晚,公布越早,网友关注的兴趣越高,受到的质疑也越多;这甚至取决于网络编辑将其放在什么位置,放在显著位置易引起关注,受到的质疑也更多。也就是说,某部门三公经费受质疑的程度,与经费支出的合理性似乎并无太大关系。
  这种现象其实反映了当前三公经费公开的一大问题:公众无从判断某部门的三公支出是否合理,该不该花这笔钱以及是不是花多了,大家只能凭感觉、经验去评价,而没有刚性的标准或依据。比如,去年国家地震局及下属单位1082辆公车的运行费用共计3268.36万元,平均每辆支出3.02万元。多不多?似乎有点多,但又不能肯定。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民众很难对三公经费的合理性作出准确评判。
  这两年,从中央部门到地方部门,三公经费相继公开,除了网民嚷嚷几句,没有哪个权威部门对三公经费作出多与少、合不合理、该不该花的评判。目前的三公经费公开,其作用还仅停留在“公开”上,而我们知道,公开只是手段,监督、约束、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才是目的。如果公开之后没有评判,花钱者感受不到压力,甚至花多花少都一样,公开三公经费的意义聊胜于无,谁又还会去勤俭节约呢?
  三公经费公开只是起点,还要有审核、评判、约束与奖惩,这些程序一个都不能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成压缩三公经费、打造清廉政府的目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央部门今起集中晒三公经费 社会呼吁账本细化 2012-07-19
· 公布“三公经费”需正视社会质疑 2012-07-19
·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2011年三公经费支出379万余元 2012-07-18
· 财政部:2011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计下周公开 2012-07-12
· 深圳工程招投标试行评标专家“三公开” 2012-07-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