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服务业 促就业稳增长
2012-07-13   作者:张莉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降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并非经济转型和充分就业的特效药。要真正实现稳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力促服务业发展应是一大关键所在。
  服务业既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也是经济增长的稳压器,更是承载就业的一大平台。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较大程度上依靠投资驱动,而投资驱动的背后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型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发展模式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高污染、高消耗、不经济、不安全”。就实际情况而言,这种发展模式的确遭遇了自然禀赋和现金流的瓶颈。从发达国家的成长路径来看,从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过渡,是一个国家进入发达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经济,“低污染、低能耗”的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主要方向。
  其实,不但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在于此,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也在于此。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普遍在60%以上。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来看,到201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提高至47%,第三产业的产值规模将达26万亿元,前者的复合增长率达到8.9%,明显要高于同期GDP的预期增长率(7%),也高于农业和第二产业的预期复合增长率(5.5%左右)。然而,47%的目标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稳定经济增长要靠服务业,充分就业、维持社会稳定更要靠服务业,服务业承载着稳定就业市场、托起就业平台的使命。据一些研究机构统计,目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40%左右,服务业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可避免,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也将随着资本边际收益率的下降而开始走下坡路。在这个时候,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稳定就业市场应该是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
  稳定经济要注重服务业发展大计,这个发展大计就是放松政策管制,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力量。服务业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它们在融资渠道与经营环境上都无法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但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展示出了旺盛生命力。如果能在融资渠道上更多予以支持,在经营环境上更多破除制度性约束,在市场监管上更好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服务业将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养老服务业基础工程政府须填数千亿 2012-07-12
· 服务业产业政策到了调整节点 2012-07-06
· 全球FDI政策大调整:限制领域增多服务业增加 2012-07-06
· 6月汇丰中国服务业PMI创10个月新低 2012-07-04
· 会计服务业:“走出去”尚需更努力  2012-07-0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