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扶助计生家庭是为制度补缺
2012-07-10   作者:唐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国家人口计生委表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下,老年人照料将与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相结合,并进一步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力度。(7月9日《京华时报》)
  虽然只有“加大”这样的宽泛之谈,甚至还仅停留在制度设想上,但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却释放着积极的善意。一方面,这是对计生家庭贡献的承认,较之于之前认为这是天然责任的固化认识,体现了一种理念的进步;另一方面,这又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制度补偿,虽然在物质层面可能短期难有突破,甚至在目前也仅是一个画饼,但精神层面的慰藉还是值得称道。 
  生育权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因为国家发展的需要,采取计划生育对很多国民来说意味着一种牺牲。更重要的是,在讲究儿孙满堂的传统习惯下,独生子女成长的烦恼,以及膝下少子的荒凉,都是一个人甚至是一群人无以承受之重。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一方面固然跟人口流动有关,还在于生育过少,独生子女无以兼顾。如果追溯到我们的父辈甚至祖辈,这样的情况无疑好很多。
  此外,在现行的养老体系下,独生子女无法给老一辈更大的质量保证。目前社会养老和国家养老的体系不完善,且处于低水平运行,这就使传统的“养儿防老”无法被完全取代,因为计划生育等原因,致使一部分人老无所养、老无所依、养老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些都应当由国家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补偿和救助。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计划生育所造成的“失独”现象。世上有一群父母,他们的年龄大都五十开外,20多年来,和自己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正当他们幸福地为孩子购置新房、准备嫁妆的时候,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他们由此陷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当中:年龄太大,他们再次生育几无可能,这就是“失独者”。
  因而,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都应当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奖励扶助。从现有的政策层面,这样的善意还不够多,除很少的独生子女奖励,以及退休人员有一定的比例优惠外,在精神层面的救助一片空白。
  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不可也不能忽视。对于这个群体,政府必须回馈和救助,这也是负责任政府的题中之义。从某种意义讲,计生家庭养老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力度则是制度补缺,有助于问题的化解,以及社会和谐的构建,也才能让计生家庭们活得更有尊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提高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标准 2008-12-19
· 扶助小企业赚钱实现提工资目标 2012-02-23
· 扶助中小企业融资关键在盘活金融市场 2011-06-27
· 扶贫不应仅仅是经济上扶助 2011-03-04
· 扶贫济困,重要的是扶助“群体” 2011-02-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