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与市价对标,才是“节约”
2012-07-10   作者:舒圣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预算编制越粗,对政府部门的约束力就越弱,浪费与腐败的空间就越大。
  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政府采购法颁布10年来,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10倍,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消息一出,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和质疑。对此,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政府采购规模扩大,与政府精简开支并不矛盾。政府采购信息统计中的节约资金,是指采购金额与采购预算的差额。这一指标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试点一直沿用至今。(7月9日《人民日报》)
 
  2002年以来的这10年间,我国GDP并没有增长10倍,财政收入也没有增长10倍,为什么政府采购却激增10倍?其实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当初的政府采购只相当于一个机关后勤,如今的政府采购则包括对外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政府采购无论是范围还是规模都仍显窄小,预计将来还会继续扩大。真正让人费解的是,“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究竟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要知道,在日常政府采购新闻,时不时就有“天价”“豪华”“突击花钱”之类关键词冒出,怎么算起总账来反倒节省了那么多呢?
  原来,政府采购所谓“节约财政资金”,不是将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而纯粹只是与政府采购预算对比。打个比方,一个U盘市场价只需100元,抚顺市财政局却花了2300元买iTouch4来当U盘用,这就是曾经引发公愤的天价U盘事件。可是,如果当初的政府采购预算是2500元,那么天价U盘事件,同样可以被称之为“节约财政资金”。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与天价政府采购频出之间,公众感受为何差距如此之大了。一个节约的只是采购预算纸面上的钱,另一个奢侈的才是纳税人的真金白银。
  当然,如果预算编制足够细致足够严格,比照预算的采购节约数据并非没有价值;比如香港的财政预算案是七大本16开的书,七本预算案总量加起来近10公斤,部门开支细致到添置座椅,甚至香港某部门今年换十只灯泡的支出都被列出来。如果我们也有如此详细的预算,政府采购是否真正节约了财政资金,同样能够一目了然;可问题是,预算软约束恰恰是众所周知的通病。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预算编制越粗,对政府部门的约束力就越弱,浪费与腐败的空间就越大。对于政府采购而言,只要在编制预算时编得宽松一些,花钱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舒服一些,不仅能够满足各种潜规则私利,还能获得“节省财政资金”的政绩,岂不是一举多得?既如此,建立在预算泡沫基础上的“节约财政资金”又有何实际价值?与接连曝光的天价政府采购案相比,“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看上去很美,但怕是徒具观赏性而已。解决之道,乃是加大预算公开透明的力度,细化预算,与市场价格对标,并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统计报告和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强化责任追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如此政府采购节约 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2-07-10
· 《政府采购法》走过十年 2012-07-05
· 政府采购十周年座谈会 2012-06-29
· 江西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 2012-06-21
· 英特尔与AMD较劲政府采购市场 2012-06-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